曾氏家谱,为什么台湾姓曾的多
- 2023-05-01 17:40:07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曾氏家谱和为什么台湾姓曾的多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曾氏家谱以及为什么台湾姓曾的多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曾氏族谱耀字辈
曾氏没有耀字辈
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服、振、家、声、建、道、敦、安、定、懋、修、肇、懿、常、裕、文、焕、锦、瑞、永、袭、世、绪、昌
曾氏统一字辈(55字)来源
武仁皇帝所赐15字:“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字,孔氏从61代开始用宏字辈。
清道光年间宣宗皇帝续赐10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清同治年间穆宗皇帝再续10字:鼎、新、开、国、运、克、服、振、家、声。
民国初年袁世凯颁发名派20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懿、常、裕、文、焕、锦、瑞、永、袭、世、绪、昌
广东省五华县旧时称禅定村曾氏的位置
广东省五华县旧时称禅定村曾氏位于五华县城以西约10公里处的禅定镇曾村。因为在旧时的历史记录和文献中,禅定村曾氏的位置是被记载清楚的,而且经过多方考证确认。在禅定镇曾村,曾氏家族的衣冠墓和族谱等均被保存得相对完整,而且曾氏家族也在当地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证实了他们曾经定居于这个地区。同时,历史上禅定村也是五华县的一个较为繁华的地区,该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曾村便是禅定村中的重要村落之一,因此也证实了禅定村曾氏确实位于禅定镇曾村。
为什么台湾姓曾的多
台湾的曾姓宗亲,有河洛、有客家,族大人众,目前是全省的第十六大姓,毫无疑问,他们的血缘万流归宗,也全都是两千四百多年前宗圣参公的后裔。
根据台湾省曾氏族谱的记载,宗圣曾子,总共有三个儿子,依序为元公、申公华公;台湾的曾姓,大多传自长房的曾元,以祖籍福建泉州府晋江县的「龙山派」曾氏而言,大致是曾子的第七十至七十五世裔孙。
以下,就以本省的「龙山派」曾氏为例,说明他们一脉相承数千年而有条不紊的世系。
「龙山」曾氏所奉的「唐山」一世祖,是唐朝末年自河南入闽开基的曾延世,这一点,在他们的晋江旧谱上有如下清晰的记载:「唐僖宗光启间,王潮由光州固始入闽,中原士民避难者皆徙以从,曾姓亦随迁于漳、泉、福、兴之间。晋江之曾,始祖延世,为光州刺史也。」
现在住在嘉义市的曾汉阳先生,也属于曾氏的「龙山」派,他的先祖,是于清朝初期来台开基的。据他表示,距今一百三、四十年的道光年间,他的先人曾经专程跑回「唐山」的晋江,把老家的一部旧族谱,整个抄录过来,目前,该抄本仍然珍藏在他的家中,被视为无价的传家之宝。
曾汉阳先生所珍藏的那部曾氏旧谱中,把当年曾延世的后裔在福建地区衍传的情形,记述得更为清楚,摘要如下:「自团练史讳延世公入闽,居泉之西天龙头山,由龙而衍派南安碧石乡,至十九柜讳东坡公,从碧石分居晋邑五都苏内乡开基,人丁昌炽,至三世分为三大房……」。
「龙山」曾氏的「唐山」一世祖,是唐朝末年的曾延世,已经是证据确凿的事实,而根据上述同一旧谱的记载,曾延世则是宗圣曾参的第三十六世裔孙,其间的世系,脉络分明。
曾氏发源地在哪里
1、曾姓为传统汉族姓氏,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苍山县)西北一带。夏王少康封地给小儿子曲烈作为子爵王国,称为鄫子国。后鄫国被灭,鄫国太子巫出奔邻近的鲁国,用原国名“鄫”为姓氏,但除去了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
2、曾姓长久以来,一脉传自禹的后裔太子巫,名副其实的4000年前是一家,故有“天下一曾无二曾”的说法。
3、事实上,中国姓氏当中,孔、孟、曾、颜四家,家谱最后都通到一个共同的祖先,俗称通天谱。基本上同姓就是同家人。这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情况,但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真假已经难以辨别,或者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家族的心理认同已经取得了一致,那么再去考证那些无法考证的真伪,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海南曾氏始祖是从哪迁移的
海南曾氏的始祖迁移,根据族谱记载和记者调查,海南曾氏从南宋晚期至清末先后计有二十四个迁琼始祖,从最早入琼始祖有昌公算起,至今已七百八十年。如今,曾氏分居海南18个市县共490个村庄,包括散居海南各墟镇和迁居国内外的人员。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83666585@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