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 > 养廉银的来历和传说

养廉银的来历和传说

  • 2023-05-25 03:07:29

养廉银的来历和传说

养廉银的来历和传说

1644年清朝入关后,沿用明朝的俸禄制度,官员们的俸禄普遍很低,日子过得非常窘迫,只能通过歪门邪道来“赚外快”,以至于到了康熙末年,文武百官几乎无官不贪。

雍正皇帝即位后,着力于扭转这种现象,于1723年设立了养廉银制度。养廉银的来源,是地方上的钱粮火耗。养廉银发放的对象,也主要是地方官员。上至总督、巡抚,下至知县,按照品级的高低和当地经济条件的优劣,领取不同数额的养廉银。

雍正皇帝

对于地方官员来说,养廉银是一笔巨额收入,往往是俸禄的十多倍甚至几十倍。以曾国藩为例。他担任两江总督时,品级为从一品(授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岁俸为180两银子,而养廉银每年能拿到18000两银子。养廉银是年俸的100倍。

有了养廉银,地方官员们的日子滋润多了。

现在问题来了,既然地方官员有养廉银,那么京城官员有没有类似的补贴呢?答案是,有的。这种补贴被叫作“饭银”。

京城官员

雍正皇帝设立养廉银后,地方官员倒是欢呼雀跃,高呼万岁,争相庆贺这一政策的出台。京城官员不高兴了。凭什么大家都是干工作,你们地方官员却多了一份额外的收入?雍正皇帝察觉到这一现象后,为京城官员设立了一份饭银。

叶名沣《桥西杂记·内阁饭银》记载:“雍正六年(1728年),令各省督抚藩司,每岁各出银百两,为内阁侍读学士等官饭银,而不及学士。十年(1732年)山海关进羡余三干两给内阁官员,学士与焉,而不及大学士。乾隆十四年(1749年)拨户部银库平余银及监管各差二十五处,每年计一万两有奇,而大学士、学士一体受赐,其余各官,以数递减。阁中本匣纸墨之处,仰给于此,下至皂役纸匠,亦得沾溉焉。”

京城官员

雍正皇帝最初为了安抚京城官员,下令让各省的总督、巡抚和布政使,每年拿100两银子出来,送给内阁侍读学士等官员,作为饭银,让他们买点肉、打点酒,改善一下生活。由于这笔钱数量太少了,内阁学士以上的高官,就没能享受到这一政策。

几年后,山海关的税关,送了3000两银子给内阁官员,于是内阁学士也分到了饭银,只有内阁大学士没有拿到饭银。

乾隆皇帝继位后,国力逐渐强盛,财力得到极大提高。1749年,乾隆皇帝下令,每年从户部拨了一笔银子,约10000多两银子,分给内阁大小官员作为饭银。这笔钱数量不低,因而连最下层的皂役纸匠都能分到一点饭银,堪称“雨露均沾”。

乾隆皇帝

到这时候,京城官员的饭银有了来源保障,但还不够。毕竟,京城部院、衙门众多,户部那10000多两银子平均下来,真的只能让官员们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饭,这与地方官员动不动就成千上万的养廉银相比,实属小巫见大巫。

“养廉银”,是清代借鉴“高薪养廉”的思想而独创出的一种官员俸禄制度,始于雍正二年(1724年)。所谓“养廉银”,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养出官员廉洁的银子,雍正曾言:“因官吏贪赃,时有所闻,特设此名,欲其顾名思义,勉为廉吏也”,他推行这项制度的本意就是想籍由高薪,让官员不会因生活无以为继的问题“被迫”去行贪污索贿之事,从而养成洁身自好的习性,继而达到国家吏治清明的目标。

“养廉银”的诞生,并被雍正推行于全国,山西巡抚诺岷和布政使高成龄,这二人是功不可没的。

雍正元年(1723年),诺岷因在户部政绩斐然,遂被即位不久的雍正皇帝提拔为山西巡抚。一到任,诺岷遍查州县,就发现山西各州县都出现了严重的亏空问题,而后他虽对严重亏空的州县长官采取了“疏劾夺官,离任勒追”的惩罚措施,借此来遏制住山西亏空问题的继续恶化,但是山西亏空钱粮却始终得不到有效的填补。

之后,诺岷在查探山西各州县亏空为何会如此严重时,他发现各州县之所以会出现程度不一的亏空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朝廷所给予地方官的俸禄实在是太微薄,他这个山西巡抚年俸就只有130两,而最底层的知县年俸更是仅有45两,这点俸禄根本不足以支撑官员去赡养家人,雇用管家、奴婢等日常的生活开支,加之清制,师爷、衙役等皂役的薪资又皆需要地方长官自行支付,因此其就更是入不敷出。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清廷却还是依旧不断的要求山西地方官“捐俸”、“减俸”,以此来满足其对外军事行动的开支需求,这就更是雪上加霜。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83666585@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热门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