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十大名剑?秦始皇用的是什么剑?
- 2023-05-01 23:17:23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中华十大名剑,以及秦始皇用的是什么剑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棠溪宝剑实力评测
棠溪宝剑实力非常强——是中国九大名剑之首,被称为是“天下第一剑”,它究竟有何特殊之处,竟能在一众名剑中脱颖而出呢?
棠溪宝剑诞生于春秋初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西平棠溪的冶铁城所铸,先人们在这里开创了中国铁器的时代,创造了中华宝剑文化最辉煌的历史。棠溪宝剑全身锋利无比,看似不堪一击、柔软无力的外表,却可以轻易穿透钢板,不费吹灰之力
秦始皇用的是什么剑
定秦定秦,即定秦剑,秦始皇之剑,有二:一为阿房定秦剑,一为观台定秦剑。此剑为中国古代名剑,秦始皇所铸,采北祗铜,铭曰定秦小篆书李斯刻,三尺六寸,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丁巳铸。定秦宝剑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华优秀剑文化的代表之作,又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尚方宝剑,因而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剑”,自汉代以来成为倍受推崇的至尊瑰宝,堪称中华一绝。
什么是夹剑
【夹剑】
夏王孔甲铸,牛首山之铁,铭曰“夹”,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甲辰铸。
【简单介绍】
夏朝君王孔甲在其即位后的第九年甲辰,命工匠采牛首山的铁,铸一宝剑,剑长四尺一寸,剑身以古文篆体刻铭文“夹”,故剑名“夹”。为中华名剑。
历史上最强的剑客是谁
你的初中高中老师肯定没有告诉你,辛弃疾除了是个词人,刀枪剑戟更是耍的溜到不行!
原因就是历史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和平年代,在兵荒马乱的年月里被拔高到空前社会地位的武术和功夫、曾经地地道道的杀人数,现在逐渐沦为了一种表演形式和艺术形式;同样的也形成了现在的我们对追求文学、艺术的渴望和程度远远超过我们对武术的好奇和探索。所以,相应的,在古代的一个文武双全的综合性人才,经过历史风沙的洗礼和人们选择性的记忆或者是忘却,到现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多半是他的诗词,他的文学成就。
因为至少在表面上看,普通人,是不需要会武术的,甚至在一些家长的眼中,只有小时候调皮捣蛋的孩子,才会被送去学武。这个习武的观念,好像被误导了。
先说一下辛弃疾的武力值:
武器:短剑+长刀
一技能:挑灯看剑
二技能:吹角连营
普攻:金戈铁马
大招:灯火阑珊
被动:溪桥忽现(用于观察周边视野)
综合能力:90(百分制)
相比与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所有武将,参考他们平生的经典战役,辛弃疾的武力值也算是顶尖高手的水准了,但是我们却几乎很少从历史的记载中去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这背后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在辛弃疾的人生壮年,南宋临安朝堂之上的主和派一直占据上风,辛弃疾空有一腔热血、怀揣一身武艺,却始终没有可以让他一展身手的敌我战场,这种情况从孝宗签订《隆兴条约》(1164年)跟金国议和,一直持续到辛弃疾的人生晚年,主战派韩侂胄被起用之后,才迎来转机,不过已是廉颇老矣。
辛弃疾习武,是打小时候开始的。一个原因是他出生的时候是在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当时属于沦陷区,被金国统治,而由于父亲早亡,辛弃疾是跟着在金国任职的祖父辛赞一同生活。
一来,辛赞这个人本身是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操,山东沦陷之时之所以留在了山东没能南下,是因为家族的人口太多了,全部迁徙不现实,这才在无奈之中留下来。所以在这个前提之下,辛赞是亲眼见证了金国在山东的残酷统治以及对人民的压榨和欺凌。作为一个文人,但凡有点傲骨,都不会袖手旁观,而辛赞的办法是把孙子辛弃疾培养成一个文武双全之人,以期将来为国家收复失地。这显然有点曲线救国的意思了,也开始了辛弃疾的习武生涯,所以他的基本功是有的,不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至少刀剑弓弩不在话下。二来,辛弃疾在祖父的影响之下以及亲眼目睹的沦陷区百姓的水生火热生活,又进一步强化了心中的忠君爱国思想,虽然,在他年轻的二十几年里,压根也没有见过南宋的皇帝。
这两点,是他青年时期坚持不断修文习武的动力所在。所以,跟中国古代另外一个在剑术上有一定造诣的李白相比,辛弃疾的出发点是战场杀敌和收复河山,更实用;而李白的出发点,只是自己心中向往的游侠梦想,为了练剑而练剑,功能不同,但是在是实战中更厉害的,肯定是辛弃疾,这就是职业选手和业余爱好者的差别!
《宋史》中,反映辛弃疾武功高强的有两件事:
其一,单挑义端
1153年,金废帝完颜亮迁都燕京,并开始筹划伐宋事宜;
1161年,完颜亮大举南侵;
此时,位于后方沦陷区的人民由于不堪忍受金兵的骚扰和压迫,纷纷起义,其中就包括辛弃疾和义端。很快,辛弃疾聚集了2000人马的一支队伍,义端召集了有几百人的队伍,而在当时,众多起义军中规模最大的,是耿京。为了更好的联合力量组织抗金,辛弃疾审时度势,投奔到耿京的账下,跟随辛弃疾前后脚到达的,还有义端。
刚开始的时候,耿京并没有觉得辛弃疾有什么出众之处,只是命他在军中做了个文官,掌管印信和文书,而义端则是被封为了一个小头目。义端这个人,本身是个花和尚,好吃懒做,平时净干些偷鸡摸狗的事儿,当时起义,也可能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到了耿京军中一段时间之后,又重操旧业,干起了这些勾当。嫉恶如仇的辛弃疾对这些行为自然是看不惯,便向耿京建议将义端降为在义军当差的苦役,义端不能忍受,便将辛弃疾掌管的帅印偷了去,带了十几个人向北方逃跑去投奔金军。
辛弃疾知道后,主动向耿京请缨擒获义端。于是,便带着十几个人的小队伍抄小道去追,提前埋伏在去往金营的路上,待到义端路过时,长刀挥出,将义端斩于马下。自此,在军中扬名,开始被耿京重用。
其二,于万军中生擒叛徒张安国
1161年12月,完颜亮在南下攻宋不久到达瓜州(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渡江作战时期,金营内部叛乱,完颜亮被杀,金军北撤。
在这样的一个空档窗口,南宋朝廷令辛弃疾作为联络官南下接洽,对接起义军与朝廷正规军之间的合作抗金事宜。辛弃疾也不辱使命,很好的完整了这一人生的第一件政治事件,之后,便启程往义军军营方向返回。途中,收到部下传书,得知义军首领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张安国叛逃金营。接着,义愤填膺的辛弃疾便率领五十多人的一小股人马,深夜奇袭敌军5万人的军营,身骑高头大马、横握一把长刀在敌军中厮杀,硬生生把叛徒擒拿并带回临安,交给南宋朝廷处决(当街游行示众,后砍头)。此一战役,扬名朝廷。
综合这两次辛弃疾人生的高光时刻,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实战中是使用刀,考虑到古代战场的环境以及刀、剑的优劣势,刀的杀伤力和杀伤范围是剑所不能比的,再加上他本人身材高大,在对战中使用长刀更能形成绝对优势!
好了,既然用刀已经到了一定的境界了,那么剑呢?
要知道,他打小是刀剑一块儿练的,而且在生擒张安国的时候也是把剑背在身后,战场之中,危机存亡之际,一旦刀被敌人击落,剑就是唯一的反杀的机会。能把个人生命的都托付了,难道不算是厉害吗?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名剑纯昀剑是1965年出土的勾践剑吗
纯钧剑便是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青铜剑,1965年12月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望山的一号楚国贵族墓(距春秋时代楚国别都纪南城故址七公里)。考古工作者在墓主人身体的左手边,发现一柄装在黑色漆木箱鞘内的名贵青铜剑。青铜剑与剑鞘吻合得十分紧密。拔剑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试之以纸,20余层一划而破。剑全长为55.6厘米,其中剑身长4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以丝绳缠缚,剑首向外形翻卷作圆箍,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
根据1977年12月上海复旦大学静电加速器实验室等有关专家进行的科学测定,越王勾践剑的主要的成份是青铜和锡,还含有少量的铅、铁、镍和硫等,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剑刃精磨技艺水平可同现在精密磨床生产的产品相媲美,充分显示了当时越国铸剑工匠的高超的技艺。
1973年6月在日本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时,这把宝剑和东汉的银楼玉衣都是其中的精品,郭沫若先生在展出前,专为勾践剑和银楼玉衣题诗一首,诗云:“越王勾践破吴剑,专赖民工字错金,银搂玉衣今又是,千秋不朽匠人心”。并指出“剑铭自作,实赖民工;衣被王躯,裁成对革。创造历史者,并北英雄帝王,乃是人民工匠。
国之重宝——越王勾践剑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越王勾践剑出土之后,仅于1965年底及“文革”初期,在湖北有过短期展出;在九十年代末之前的三十多年间,该剑在国内一直是“藏而不展”的。直到1999年4月,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大庆前夕,越王勾践剑先是运抵首都北京作短期展出(1999年4月15日运抵北京);1999年国庆节后运回武汉的湖北省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
关于中华十大名剑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83666585@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