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的真相 “隋炀帝”备受争议,风流成性的千古奇帝,到底其真实形象如何

  • 2023-05-01 22:12:25

隋炀帝的真相 “隋炀帝”备受争议,风流成性的千古奇帝,到底其真实形象如何

其实隋炀帝的真相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隋炀帝”备受争议,风流成性的千古奇帝,到底其真实形象如何,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隋炀帝的真相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隋炀帝杨广是否为了灭口而杀死了父亲杨坚
  2. 隋炀帝杨广是如何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
  3. “隋炀帝”备受争议,风流成性的千古奇帝,到底其真实形象如何
  4. 隋炀帝采花典故
  5. 为什么有人会抹黑历史上隋炀帝的功绩

隋炀帝杨广是否为了灭口而杀死了父亲杨坚

隋炀帝杨广是否杀父亲杨坚呢?传统的观点认为杨广杀父亲杨坚夺位,更多的是来自李唐对自己合法化的推崇——杨广得位不正,我李唐是拨乱反正!

但隋炀帝杨广杀杨坚的传闻,不是李唐建立后才有的,而是杨坚死时就已经有了的——但都是酒后茶点的下酒菜,上不得台面。

隋炀帝涉嫌杀隋文帝的历史真相还原:

604年7月,隋文帝生病,杨广于是写信给杨素,请教如何处理隋文帝后事和自己登基事宜,杨素将自己的看法写信回复给杨广,结果这封信竟然被送信人误送给隋文帝。隋文帝看后大怒,加上又有宣化夫人陈氏投诉杨广调戏她,隋文帝大怒之下,说:

“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

于是隋文帝就召大臣柳述、元岩草拟诏书,意图废杨广太子之位,而立庶人杨勇。

杨素得知消息后,告诉杨广。杨广于是下令将柳述、元岩下狱,并让张衡以侍寝名义驱逐所有隋文帝护卫。不久隋文帝就去世。

上图为出土的隋炀帝仅剩的两颗牙齿,其他身体部位已经不存在。

关于杨广杀杨坚的必须要知道的关键信息:

1、隋文帝生病时,身为太子的杨广已经入居住大宝殿,杨广在实质上已经是皇帝,只差一个名号;

2、隋文帝生气和要废杨广的主要原因是杨广提前准备后事,在隋文帝看来,我还好好活着,现在就讨论给我准备后事,这不是咒我早死吗?至于宣华夫人陈氏投诉的调戏,真假难辨。理由有:陈氏是南朝陈皇帝的女儿,他是在独孤皇后死后才被杨坚宠幸的,独孤皇后死之前杨坚连碰都没有碰过她。杨广自己也娶了同为南朝陈皇帝的女儿,即陈氏的姐妹。因此二人的关系很复杂。不能排除陈氏想以武则天通过李治成为宠妃的途径来接触杨广。毕竟,与其作为隋文帝的妃子寂寞独孤一辈子,不如和杨广在一起,利益更大。有可能是杨广对她的拒绝,反而让她投诉杨广。

3、在隋文帝要废杨广时,实权在握的杨广提前处置:将起草诏书的柳述和元岩下狱,釜底抽薪;派张衡驱逐隋文帝原有侍卫,让隋文帝不能和外界沟通,而外界也不能得知隋文帝的消息。

起草诏书的人被下狱了,隋文帝被完全隔离,在这种情况下,我想不出杨广还有杀杨坚的理由。因此,我认为杨广并没有杀杨坚,杨坚是病死的,当然是在孤独和愤懑中病死的。

没有人得知隋文帝的消息,而皇宫守卫有非常森严,几天后突然传出隋文帝去世的消息,没有接触权力中枢的官员和民间之人,肯定很多人第一个反应就是:隋文帝怎么就死了,这么突然?肯定是被谋杀!

因此,在消息隔绝下突然传出隋文帝去世的消息,是给人们猜测隋文帝是被隋炀帝所杀的逻辑环境。在当时信息隔绝下,想要了解事实的真相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史官,也只能做出自己认为合理的判断。

但杨广在全盘掌控政局的情况下,又让隋炀帝完全隔绝,真没有必要杀杨坚的必要。

隋炀帝杨广是如何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

这个问题比较大,回答起来篇幅可能比较长。我就拿出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点来说明吧,朋友们看了这点后应该就能有一个大概的体会了。隋炀帝和李世民都对高句丽进行了征讨,二人也都没有拿下高句丽。虽然结果一致,但是如果细细的体会二人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完全不同,明君与昏君一目了然。首先,隋炀帝三次征讨高句丽,每次几乎都史百万之众,最后的结果是直接把国力搞到衰竭。唐太宗李世民亲征过一次高句丽,还有两次没有亲征(规模相对较小),即使是唐太宗亲征的那次,用兵不过十余万。而这十余万大军,几户是打的辽东半岛一个底掉,歼灭高句丽数十万大军,仅擒获将领就达到数千人。不但如此,还争取了很多人心。

隋炀帝失败一次就继续打一次,总是想用国力耗垮对方。这可能和他的经历有关,从小就是一个二世祖,一切顺风顺水,对风险的评估和承受能力明显和唐太宗李世民不是一个量级,对民力的爱惜较之太宗更是差的十万八千里。再看太宗李世民,亲征之后立刻总结失败(笔者认为算不上失败)的原因,很快找出了根结在于水军不行,因此就命令部下造船练习水军,最终唐高宗在他的指导下消灭了高句丽。虽然灭亡高句丽的是唐高宗,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太宗李世民打的基础好。李世民在对高句丽问题上一直是爱惜民力,不像隋炀帝那样不拿人民当回事。

有很多人为隋炀帝抱不平,认为这个人被冤枉了。笔者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单单对爱惜人民这方面来谈论下,隋炀帝的心里根本没有他的人民,在这位二世祖的思维里,隋朝的子民就是供他实现自己人生抱负的一块垫脚石。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拿人民不当回事的皇帝终究不会有好下场,所以隋炀帝就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没什么可值得辩解的!

“隋炀帝”备受争议,风流成性的千古奇帝,到底其真实形象如何

我的回答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快,那就是中年油腻男。无他,因为这几年翻案风盛行。炀帝风流倜傥,能文善武,雄才大略的形象大行其道。很多人甚至相信,他与李世民是一辈的。

然而这当然是不可能的,炀帝的妈妈独孤皇后是李渊的姨妈,也就是说,炀帝是李世民的叔父辈。按其年谱,炀帝即位时年已三十五岁,当然不可能是小鲜肉。

虽然现在成熟稳重的中年男人形象也很受欢迎。但在古代,三十五岁很多人已经成了爷爷,如李世民。隋炀帝也不例外,他的第一个孙子燕王杨倓生于公元603年,这时隋炀帝还只是皇太子,要一年后才登基为皇。而且必须要记住,这个是嫡长孙,也就是正妻所生的被正式承认的孙子。隋唐是个很严酷的阶级社会。阶层间的流动被限制,包括血缘。换句话说,夫妻必须有相同或相近的地位。如果彼此地位太过悬殊,无论是婚姻还是子嗣都不会被承认。说简单一点,就是如果隋炀帝看上了哪个宫女和她春风一度生个小孩,这个孩子也不会被认为是他的儿子。另外,女孩要另算排行。

当然,也许隋炀帝真象有些人相信那样是一个正直的人。因为他的母亲独孤后厌恶男人三妻四妾,所以当他还是晋王时,就只有一妻一妾。所以也没有其他孩子。但很明显,隋炀帝早就有了夺嫡之心,一直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如果他被发现有其他女人,是根本当不了太子了。但这个“其他女人”是否存在呢?已过千年,当年独孤后都没发现,现代人能发现吗?

历史流传说隋炀帝荒淫无道。这个也是众说纷纭。但有可能是他晚年得了“消渴症”,这其实是种糖尿病。经常被误以为是好色的表现,非风流才子不能得。大才子司马相如、韩愈都得过这病。

这能说明隋炀帝是被冤枉的吗?其实也不能说明。因为两者没有必然联系。一个人既可能在得消渴症的基础下荒淫,也可能不荒淫。不过有一点,那就是糖尿病与颜值有关。因为现代医学早发现了,糖尿病的发病基础是人体摄入了太多代谢不了的营养物。所以不管荒淫与否,真实的隋炀帝很有可能是一个胖子。

其实这很正常,隋唐以胖为美。作为贵族的炀帝瘦了才不正常。

不过呢,做为皇帝,颜值崩一点算什么,女人不清不楚算什么?主要是雄才大略,能文能武,这才是皇帝的标准。

很多人对炀帝所谓“灭南陈、收西域、征高丽”的伟业津津乐道。当然,还少不了那条光彩了千年的大运河。问题是,这些真是炀帝的伟业?

就象所谓的“开科举”一般,不过是后人用巨大的脑洞强行为炀帝涂抹上去的光芒。

不说别的,就灭南陈,这一点其实很乏善可陈。当年灭南陈时,隋兵陈兵长江北岸,就是不进攻。为什么?其实就是身为主帅的杨广同学在等船呢。他要塑造一种属于帝王的浩浩天威,以无匹的气势来彰显自己的王者身份。可战机稍纵即失,老等也不是办法。于是大将韩擒虎与贺若弼实在按捺不住,“贸然”发动了进攻,灭了南陈。然而这让杨广很不满意,感觉是两人抢了他战功,回朝后参了他们一本。还好杨坚还不糊涂,没治两人的罪。

然而这一直成了杨广的一个心结,结果几十年后,在征高丽的战场上,他同样要弄“天子之仪”,非要在后勤保障不足的情况下调集大军搞正面决战,结果敌人还没干掉,自己的内部就先崩了,才有征高丽的第一次惨败。

好吧,按网上的某种说法,所有的历史资料都被无耻的李世民改了。杨广的一生,都是在胜利的路上高歌猛进,只是最后遭到了“关陇集团”的暗害,然后被污名化,世界上的所有人都被李世民骗了。虽然这种改史力度可能只有孙悟空才能做到,但不能说没这种可能。不过身为世上第一强国的君主,在十四年内搞垮自己的王国的事实真的在世界范围内也难找到第二个人,这种基本事实总不会是被改了吧?莫非我们学的都是假历史?

在局势还没完全失控的大业十二年,炀帝就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帝都,跑到自己心爱的江都去浑浑噩噩地过了两年,最后死在那里。这两年时间,没看他为收拾残局做什么,也没有做一点自我检讨的样子。很明显根本没有而对自己失败的勇气。人家年近七旬的汉武帝还知道发一个《罪已诏》,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而炀帝做了什么?所以他死在自己待卫手中也不枉了。一个在生命的最后关头都不敢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的人,你会相信他以前真的是个英明神武的君王吗?这历史不是又被改了吧?

如果历史没有遭到“无所不能”的李世民的毒手的话,稍有阅历的人都应该明白,一个人的真面目,不是看他顺境里有多强大,而是看他挑战逆境的能力。就像王思聪他再怎么日进斗金,哪怕一天赚一万,大家都明白,这不是他的能力而是他老爸的能力。中国历史上的几位天之骄子真正熠熠生辉的时候不是他们在顺境下的成功,就以李世民为例。他真正体现能力的就是像虎牢之战,渭水之盟这样以弱胜强的战斗,例如虎牢,面对窦建德和王世充合兵的优势他硬是抗住了,这就是能力。汉武帝也是一样,面对汉匈战争败多胜少的局面,面对远征草原的不利因素依然勇敢出兵,并且取得胜利这就是能力。而杨广呢?没打赢还把底子丢了,打了败仗也不吸取教训,一而再再而三地坚持自己原来的打法,这是把责任甩给万能背锅侠“关陇集团”能成功的吗?汉武帝不是没打过败仗,但人家知道下一次换一种打法。李世民兵败浅水原,但他很快扭转了局势。而不是像杨广这样,硬要拿自己这边的人头去帮高丽人筑“京观”,战场上的智慧既然如此,从来就没有过亮点,你能指望他其他地方出色?更不用说这心理素质太差,缺乏真正面对问题的勇气,比起秦始皇也差远了。秦始皇还知道听取李斯的话收回《逐客令》,也曾经向王翦道过歉。而杨广,没有任何反省自己错误的记载,只有“大好头颅”的哀叹,这恰恰暴露了他的本质~一个自我定位一塌糊涂的二世祖。这样的人有何能力可以夸耀?因为他根本就不知死活!

?

隋炀帝采花典故

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主要有三个版本,分别如下:

1、隋炀帝赏琼花故事一

隋炀帝杨广为下扬州看琼花而开挖大运河,其妹恨其无道,化作琼花棒责打昏君,杨广盛怒之下砍倒琼花树,在杨广死后琼花又重新开放。因而琼花被人们视为有情之花。

2、隋炀帝赏琼花故事二

隋朝时,扬州东门外住着一个叫观郎的年轻人。一天,他在河边散步时,看见一只受伤的白鹤。善良的观郎把白鹤带回家救了他的命。后来,当观郎结婚时,白鹤带了一粒种子来祝贺他。

种子埋在土壤里,长出一朵琼花。每小时,它都会改变自己的颜色,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隋炀帝听说了,就来扬州看琼花,但琼花耻于见昏君,立即凋零。隋炀帝怒不可遏,拔剑砍树,琼花化为一道金光,随着一只白鹤飞走了。

3、隋炀帝赏琼花故事三

隋炀帝有一个妹妹叫杨琼,非常漂亮。荒淫的隋炀帝居然打起了妹妹的歪主意,但杨琼坚决拒绝服从,羞愤自尽。为了掩盖真相,隋炀帝把妹妹的尸体运到扬州安葬。在杨琼被埋的地方,长出了一朵奇花,几十大盘鲜花盛开。

它们洁白如玉,花团锦簇,香气扑鼻。人们以前从未见过这种花,所以称之为“琼花”。隋炀帝闻讯来看,这些花很快就枯萎了。隋炀帝大怒,用剑砍树。奇怪的是,隋炀帝死后的第二年,琼花的老根上长出了新的枝条。

为什么有人会抹黑历史上隋炀帝的功绩

隋炀帝被丑化,根源在于取代了隋朝的唐代的历史过于漫长,一个新的朝代只有狠批前朝最后一个皇帝才能为自己的政权找到合法性,而接近三百年的唐朝自然就使得隋炀帝难以“鲤鱼翻身”了。其实,我们应该把隋唐并在一起说,也就是说,隋唐在本质上是一个朝代,唐代的地理版图、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等基本面都是隋朝甚至是隋炀帝确立的,唐高祖、唐太宗在一定意义上说是直接承袭了隋朝的衣钵。除此之外,隋炀帝在文学、音律、图书馆学等诸方面还堪称时代盟主。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83666585@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热门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