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回摘抄与感悟
- 2023-07-08 22:27:19
1、红楼梦第一回摘抄与感悟?小时候就读四大名著,唯独《红楼梦》无数次的翻开却读不进去,最后丢在一边。
2、最近很偶然的机会开始重新读红楼梦,越读越使我感动,这本书就像是一直等在我生命的某个时刻,哪怕无数次的错过,依然等着与我相遇。
3、读《红楼梦》的最大收获是让我重新认识了青春,大观园里住着的是一群十几岁的小男孩、小女孩,贾宝玉只有十三岁,林黛玉十二岁。
4、青春是什么?我觉得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有一种浪漫,刚刚发育,生理起了变化,对生死爱恨懵懵懂懂,充满了梦幻、忧伤、不确定,充满性的欲望和爱的渴望,也开始尝到人生的失落与幻灭之苦。
5、我们渐渐的回不去那个年纪,也慢慢变得无法理解青春,若不能以青春之眼去看待青春,恐怕是永远无法读懂《红楼梦》的。
6、我没有读过任何有关《红楼梦》的考证,希望通过文本,把自己的理解加上听来的、看来的,整理成文,谨以此向这部伟大的作品,这位等待我三百年之久的导师致敬!《红楼梦》前面有个类似序的东西,作者说自己“一事无成,半生潦倒。
7、”然后重点来了,写这本书是为什么,竟然是“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己护短,一并使其泯灭”。
8、他自己一生潦倒也就算了,可不能因为他的一事无成,让这些闺阁中他认识的精彩女子不被记录,所以呕心沥血写下这本伟大的,竟然是给这些女子一一立传。
9、在作者的眼里,男人都是污浊之物,女人都像花儿一样,应该被疼惜和保护。
10、这样的立论,放在三百年前,实在是够“荒唐”的,但这也正是《红楼梦》动人的地方,处处透着叛逆与不妥协。
11、《红楼梦》是以神话故事开头,交代贾宝玉的前世,宝玉的前世是女娲补天时多出来的一块石头,这块石头自经修炼,通了灵性,便动了凡心决意去到人间经历繁华。
12、回来之后将自己在人间这一段故事编写成《石头记》记录下来。
13、讲到这里,曹雪芹跳了出来,说自己将《石头记》增删修改,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并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读到这里,总有一些感慨,曹雪芹并不觉得自己写出了多么了不起的,只是把人生,像镜子一样的呈现出来。
14、当我们回头看自己一生的点点滴滴,大概都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吧。
15、“都云作者痴”,写到这个“痴”字,“痴”可以是“白痴”也可以是“痴情”到底是哪一种,“谁解其中味?”林黛玉的前世,是一棵绛珠草。
16、这颗草快枯死了,旁边有一块石头,这个石头修炼变成一块宝玉,觉得这棵草非常可怜,就每天舀一点甘露去滋润它,这棵草因此才没有死掉,最后修炼成女身。
17、这块石头忽然有一天动了凡心要去人间,经历一下繁华世界。
18、这棵草就说,我受了他的甘露之惠,并没有这种水可以还他。
19、所以它也跟着下凡,用一生的眼泪来还他,这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缘分。
20、所以林黛玉是一直要哭的,不懂她的人大概觉得烦死了,这个小女孩怎么一直哭,是不是“痴”啊?人世间有一种情缘是“还”,总觉得欠了别人的,一定是要还的,不然心中就郁结着缠绵不去的东西,这一世不能还,下一世还是要还。
21、这是一种不可解的哲学,但我们多少能理解林黛玉的哭,他要用眼泪来“还”前世受到的恩惠,这也是一种“痴”。
22、两个“痴”的意思完全不同。
23、小说第一个出场的人物是甄士隐,借着他的出场,作者把我们拉回到现实世界,《红楼梦》经常游离于现实和超现实之间,经常出现一僧一道,前面是一僧一道带宝玉下凡,这里又出现了一僧一道,这个一僧一道对甄士隐说,你这个女儿英莲,是个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不如给我吧。
24、我们在梦境中遇到一僧一道,往往更容易相信,可是现实中,这个一僧一道跛足蓬头的,你可能觉得他大概是神经病吧。
25、甄士隐当然不可能相信,可偏偏之后全部应验。
26、接下来讲到了贾雨村,《红楼梦》经常喜欢通过谐音传达作者的意思。
27、“甄士隐”是将真事隐去,对作者来讲,回看自己家族的历程,他既要透露,又要隐藏,在隐藏里包含着对活过的人的爱恨,他已经超然了。
28、很多考证拼命想把“真事”挖掘出来,恐怕违反了文学创作的初衷,这种将真事隐去的.悲悯和宽容,大概是文学与八卦的最大区别。
29、贾雨村,姓贾名化,号雨村。
30、这很直白,“假话”。
31、贾雨村,假语村言,这是对比前面的甄士隐,文中有一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32、”,“真假”就像“有无”,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3、权利、财富、爱情,在执迷不悟的时候,都是真的;经历过了以后,可能又都是假的。
34、一个杯子,如果“空”、“无”才可以装水;房间之所以可以容纳很多人,是因为它的空。
35、作者将真事隐去了,写下的这些都是假语和街巷议论的小说村言。
36、小说中有一个甄家,一个贾家;一个甄宝玉,一个贾宝玉;一“真”,一“假”。
37、小说一直用“假”写“真”,假当做真时,真亦假了。
38、贾雨村在小说中是个穷书生,得到了甄士隐的资助之后再得以考取功名,甄家应是他的大恩人,后面可以看到他是如何“报恩”的。
39、甄家有个丫头,多看了他一眼,可能人在穷困潦倒的时候,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贾雨村就觉得这个丫头眼光不错,有意于他。
40、这个丫头名叫娇杏,侥幸的多看了贾雨村一眼,也许并不是慧眼识英雄,但从此命运就侥幸的改变了。
41、之前一僧一道对甄士隐说的事情,开始应验了。
42、元宵节时,士隐命家人霍启抱着女儿英莲去看社火花灯。
43、看名字就知道没好事,“霍启”是“祸起”的谐音;“英莲”是“应怜”,被一个叫祸起的人抱着,确实应该怜惜。
44、果然这个霍启就把英莲给丢了,甄家半世就这么一个女儿,难过得不得了,可祸不单行,之后灾难接二连三。
45、房子也被烧了,只得投靠到妻子的娘家,岳父叫封肃,“风俗”的谐音。
46、看名字就知道了,虽然岳父不是一个坏人,但风俗中人,尤其在那个时代,看到落难的女婿,觉得窝囊死了,有钱的时候还勉强忍者,等把钱骗完了,当然不待见了。
47、这时候一僧一道又来了,唱了一首《好了歌》,甄士隐经历了这么大的家族劫难之后,忽然有了感悟,注解完了《好了歌》之后,便出家了。
48、甄士隐跟女儿只有三年的缘分,这女儿是来度化他的吗?有人说《红楼梦》用一本书告诉我们一个“空”字,但我不觉得这是一部让人领悟空幻的小说,即使一秒钟的缘分,如果珍惜,它就是很深的缘分。
49、文中说“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短短几句话,就把甄士隐不求功名的情性体现出来。
50、他又为贾雨村“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助雨村去赶考,这番主动接济他人的情怀,令人感动。
51、后来“那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不归,便知有些不妥,再使几人去寻找,回来皆云连音响皆无”,“看看的一月,士隐先就得了一病”,可见甄士隐对其女儿的重视与关爱。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83666585@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