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系数法(表格变异系数怎么算)
- 2023-05-01 20:37:51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变异系数法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表格变异系数怎么算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什么是变异指标请举例说明平均差的计算
(一)变异指标的概念
变异指标是综合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及其分布的离散程度的指标。平均指标在反映统计数据一般水平的同时,掩盖了总体各标志值之间的数量差异。因此,为了全面描述总体分布的特征,在计算了平均数后,还需要考察各标志值之间的数量离散程度,计算变异指标。
(二)变异指标的计算
反映总体内部各总体单位之间离散程度的指标很多,其计算方法和应用场合各有不同,其中又以全距的计算最为简便,标准差和离散系数的应用最为普遍。
1.全距
全距也称为极差,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若用R表示全距,则:
R=最大标志值一最小标志值(6—13)
全距是测定总体离散程度的一种粗略方法,它只从两端数值考察,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故其实用价值甚小。
2.标准差
标准差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通常用σ表示。标准差是测定标志离散程度最常用、最主要的指标。标准差愈大说明标志离散程度愈大,平均数的代表性就愈小;反之,标准差愈小说明标志离散程度愈小,平均数的代表性就愈大。
3.离散系数
标准差数值的大小不仅受标志值差异程度的影响,还受各单位标志值平均水平的影响。因此,在对比分析平均水平不同的两个总体标志值的离散程度时,一般采用离散系数。
变异系数有哪些
变异系数是概率分布离散程度的一个归一化量度。变异系数只在平均值不为零时有定义,而且一般适用于平均值大于零的情况。变异系数也被称为标准离差率或单位风险。
变异系数分类
有两个标准吧,至少我看书和文献有两种,小于0.1弱变异,0.1到1中等变异,大于1强变异
一个是0-15%小变异16%到35%中等变异,大于36%高度变异。文字不要错,就是这样的。
变异系数怎么用
变异系数又称“标准差率”,是衡量资料中各观测值变异程度的另一个统计量。当进行两个或多个资料变异程度的比较时,如果度量单位与平均数相同,可以直接利用标准差来比较。如果单位和(或)平均数不同时,比较其变异程度就不能采用标准差,而需采用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相对值)来比较。
表格变异系数怎么算
表格变异系数(CoefficientofVariation,CV)是描述数据变异程度的一个统计量,是标准差与平均值之比,常用于衡量同一变量在不同样本中的变异程度以及不同变量间的变异程度。
表格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CV=(标准差/平均值)×100%
其中,标准差指的是样本数据的标准差,平均值指的是样本数据的平均值。CV的值越小,说明样本数据的变异程度越小,反之亦然。
下面以一个实例进行说明:
某公司对某项产品的销售额进行了调查,其中一组数据为:3、4、7、10、12。求该组数据的标准差和表格变异系数。
-首先求平均值,计算得到:(3+4+7+10+12)/5=7.2;
-然后计算标准差,计算得到:σ=3.76;
-最后计算表格变异系数,计算得到:CV=(3.76/7.2)×100%≈52.2%。
因此,该组数据的平均值为7.2,标准差为3.76,表格变异系数为52.2%。可以看出,该组数据的变异程度较大。
变异系数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表格变异系数怎么算、变异系数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83666585@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