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由盛转衰?唐朝建立到鼎盛,再到衰亡的过程及重大事件?

  • 2023-05-01 23:45:30

唐朝由盛转衰?唐朝建立到鼎盛,再到衰亡的过程及重大事件?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唐朝由盛转衰,唐朝建立到鼎盛,再到衰亡的过程及重大事件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唐朝是谁推翻的
  2. 安史之乱为什么会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3. 唐朝建立到鼎盛,再到衰亡的过程及重大事件
  4. 中国皇帝简史之唐朝
  5. 杜甫的大量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什么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唐朝是谁推翻的

当时唐朝全国各地都发生了旱灾,尤其是河南最为严重。所以当时的盐商贩子王仙芝就聚众开始造反,因为当时唐朝吏治腐败,起义军很得民心。所以起义军节节胜利,不到一年就成了气候。当时的黄巢也趁机加入了起义军,因为黄巢毕竟有点影响力所以也就成了一个头目。当时唐僖宗封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牙”想要招安王仙芝,但是因为没有封黄巢官职,所以黄巢就逼他拒绝唐朝的招安。

但是就这样黄巢和王仙芝就此分兵,各自为战。但是没过多久这两人就感觉孤军作战的通途,所以两人又合兵了。合并之后就开始横扫中原,但是王仙芝因中了宋威的计而被杀,此时起义军就由黄巢一人统率。

黄巢就在亳州称王,但是因为当时黄巢节节败退,所以就投降了唐朝。但是投降之后就发现各藩镇之间都互相掣肘所以又爆发叛乱了。此次叛乱席卷河北、河南等地,并且黄巢攻下了长安,在长安登基称帝。

但是唐朝各地勤王之兵陆续来到,朱温降唐,李详被杀,黄巢的起义军节节败退,撤出了长安。之后受唐朝的围剿,起义军不支,所以在湖南的时候起义被平定了下来。黄巢的起义打击了盛极一时的唐朝,导致了藩镇割据,耗尽了唐朝国力,间接的导致唐朝灭亡。

安史之乱为什么会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确实如此,这就好比一个壮汉正在奔跑途中,一个板砖下去,这个壮汉就趴下了。虽然给抢救过来了,但从此以后就步履蹒跚。几年以后就死亡了。但这里又必须指出的是,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朝的国祚不可能达到近三百年。可以说,安史之乱变相地延续了唐朝的寿数。

安史之乱前后历时八年,最终导致藩镇割据,中央政府衰弱堪,安史之乱的发生首要原因就是府兵制破产,大量的土地兼并使得唐朝实行的租庸调制无法继续无法继续实施。无法养军队里了,只有采取募兵制。这样就让地方节度使有条件控制军队提供了便利。而且唐朝在军事上始终是扩张态势.当他的军事实力与的经济能量、财政能量无法不匹配的时候,国家就只有“破产“。唐朝的国力、财力均不如前隋,但军事征服却大大高于隋朝。这是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

安史之乱不仅是唐朝的转折点,也是华夏从开放转到保守,从扩张到收缩,由尚武到崇文、由张扬到内敛的转折点,也是中国社会转型的转折点。关键在于国家信心由积极向上,自信豁达。变得没有了进取心,保守和“无知”。文人士大夫和官僚阶层彻底控制和管控了上层。这才是安史之乱给华夏带来的最大伤害。而就唐朝自己而言,是唐玄宗自开元以后外重内轻的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两宋是守内而虚外。唐朝则是守外而内,所以安史之乱由边境往里打,长驱直入一年多两京(洛阳和长安)便相继失守。

而唐玄宗时期有两大军事集团,一个是安禄山兼任三地节度使,一个是王忠嗣节制四镇节度使。但唐玄宗将王忠嗣处死以后。造成安禄山一家独大无人制约。而且安史之乱以后,唐对其疆域的控制力和对地方管理基本失控。安史之乱直接终结了唐朝的辉煌盛世,确确实实是唐兴衰的转折点。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点评。

唐朝建立到鼎盛,再到衰亡的过程及重大事件

建立时间:公元618年。转折点: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灭亡时间:公元907年。亡灭事件:朱温杀了唐哀帝,自立为帝,建立后梁,五代十国的开端。

出现两个盛世的原因:

1,隋朝留下的先进制度经过唐朝的完善,促进了唐朝的社会发展。

2,民心的稳定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促进了唐朝的经济发展。

3,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唐朝的军事发展。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

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开创了“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治世局面,为盛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705年,神龙革命之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渐振。

878年,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

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中国皇帝简史之唐朝

唐朝皇帝简史

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18年—626年在位,共8年。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在玄武门之变后,被迫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做太上皇,他的管理为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635年病死,享年69岁,谥号太武皇帝,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葬在献陵。朝代故事:玄武门之变。

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626年—649年在位,共23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子。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他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617年,李世民随父亲、刘文静起兵反隋,攻入长安,并且灭隋。李世民被封为秦王。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病死,享年50岁,谥号为文皇帝,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今中国陕西礼泉县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朝代故事:贞观之治。

高宗李治(628年~683年),649年—683年在位,共34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贞观五年(631)封晋王,十七年(643)立为太子,二十三年(649)即位。病死,享年55岁,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葬于乾陵。

中宗(为武后所废)李显(656年~710年),684年在位,(以及705年—710年)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被毒杀,时年54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龙泉山上)。

睿宗(为武后所废)李旦(662年~716年)684年在位,高宗第九子,(以及710年-712年)唐朝第五位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其父为唐高宗李治,母为武则天,唐中宗是其兄长。享年54岁,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葬于桥陵(今陕西省蒲城县北之丰山)。

武周(690年—705年)

则天顺圣皇后武曌(624年~705年),690年—705年在,位16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后改名武曌,取意;日月当空;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她的国号为周,她是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的母亲。高宗死后,她把持朝政。690年,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洛阳为神都,国号为周,史称南周或武周。705年去世时发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享年81岁,葬于乾陵。

中宗(重祚)李显(见684年)705年—710年,在位5年。705年,武则天去世,唐中宗复位,710年,中宗被毒杀。

少帝(殇帝)李重茂(694年~?)710年,在位1个月,唐中宗幼子,为韦后所生,前身为温王。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1个月后,韦后被杀,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废掉了李重茂,并将李重茂赶出长安,恢复其温王爵位。后事不详。

睿宗(重祚)李旦(见684年)(662年—716年),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

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712年—756年在位,共44年。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又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后封元圣文神武皇帝。玄宗在位年间,是唐代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病死,享年78,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葬于泰陵(今陕西省蒲城县东北金粟山)。朝代故事:开元之治、安史之乱。

肃宗李亨(711年~762年),756年—762年在位,共6年。唐玄宗第三子。病死,享年52岁,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于建陵(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之武将山上)。

代宗李豫(726年~779年),762年—779年在位,共17年。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封广平王。病死,享年54岁,谥号:睿文孝武皇帝。葬于元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之檀山上)。

德宗李适Kuò(742年~805年),780年—805年在位,共26年。唐代宗长子,病死,享年64岁,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葬于崇陵(今陕西省泾阳县北嵯峨山)。

顺宗李诵(761年~806年),805年—806年在位,1年。唐德宗长子。病死,时年46岁,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葬于丰陵(今陕西省富平县东瓮金山)。朝代故事:永贞革新、永贞内禅、八司马事件。

宪宗李纯(778年~820年),806年—820年在位,共15年。唐顺宗长子,先被封为广平郡王,28岁即位。被宦官杀害,时年43岁,谥号: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葬于景陵(今陕西省蒲城县西北金帜山)。朝代故事:元和中兴。

穆宗李恒(795年~-824年),821年—824年在位,共4年。原名宥。在位期间荒于朝政,奢侈放纵,措施不当,导致河北三镇再度背叛,直到唐朝灭亡。服长生药而死,时年30岁,谥号:睿圣文惠孝皇帝,葬于光陵。

敬宗李湛(809~827年),824年—826年在位,共2年。穆宗长子。被杀,时年18,谥号:睿武昭愍孝皇帝,葬于庄陵。

文宗李昂(809年~840年),826年—840年在位,共14年。唐穆宗第二子,唐敬宗之弟,受制于宦官。郁郁病死,时年32岁,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葬于章陵(今陕省富平县西北之天乳山)。朝代故事:甘露之变。

武宗李炎(814年~846年),840年—846年在位,共6年。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时年33岁,谥号:至道昭肃孝皇帝,葬于端陵。朝代故事:会昌法难。

宣宗李忱(810年~859年)847年—859年在位,共13年。初名怡,前身是光王,唐宪宗李纯十三子,唐穆宗李恒的弟弟,唐武宗李炎的叔叔。是唐朝历代皇帝中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因此被后人称之为小太宗。享年50岁,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葬于贞陵(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

懿宗李漼(833年~873年),859年—873年在位,共14年。李漼初名温,是唐宣宗的长子。病死,时年41岁,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死后葬于简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

僖宗李儇Xuān(862年~888年),873年—888年在位,共15年。十五岁时被宦官拥立为帝,政事全交给宦官田令孜掌握,自己却玩物丧志。时年27岁,谥号:惠圣恭定孝皇帝。葬于靖陵(今陕西省乾县东北)。朝代故事:黄巢起义。

昭宗李晔(867年~904年),888年—904年在位,共16年。原名杰,又名敏,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弟。唐昭宗在他即皇帝位以来16年间,一直是藩镇手中的傀儡。904年被藩镇朱温杀,时年38岁,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葬于和陵(今河南省偃师县太平山)。

废帝李裕(?~905),900年—901年在位昭宗光华元年(898)十一月,发生了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等人的政变,昭宗被软禁,太子李裕开始监国,同一天宦官假传圣旨,说昭宗已自称太上皇,并令皇太子即位,年号光化。到了天复元年(901)年,宰相崔胤联合禁军将领孙德昭打败了刘季述,迎昭宗复位,李裕复降德王。后被朱温杀害。

哀帝李柷(892年~908年),904年—907年在位,共3年。原名祚,唐昭宗第九子,907年被废。908年被朱温毒死,时年17岁,谥号:昭宣光烈哀孝皇帝,葬于温陵(今山东省定陶县)。

杜甫的大量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什么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安史之乱“。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关于唐朝由盛转衰和唐朝建立到鼎盛,再到衰亡的过程及重大事件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83666585@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热门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