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的资料 竹子的别称,为什么有这个别称
- 2023-05-01 18:00:46
大家好,竹子的资料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竹子的别称,为什么有这个别称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竹子的资料和竹子的别称,为什么有这个别称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竹子的别称,为什么有这个别称
1、斑筠:斑竹。清孔尚任《桃花扇·逢舟》:“这封书不是笺纹,摺宫纱夹在斑筠。”此指用斑竹制成的折扇夹骨。
2、绿玉君是竹的别名。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二.青玉》记载:绿玉以深绿色者为佳,淡者次之。
3、不秋草:指竹。金马天来《赋丹霞下寺竹》:“人天解种不秋草,欲界独为无色花。”
4、潇湘竹又名斑竹,传说上古时尧帝有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后舜到长江一带巡视,不幸死在苍梧之野,两位夫人闻此噩耗,便去南方寻找。
在湘江边上,望着九嶷山痛苦流涕,眼泪挥洒在竹子上,竹子便挂上斑斑的泪痕,就变成了现在南方的“斑竹”,《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号就是潇湘妃子。
扩展资料
竹子的寓意
竹:彰显气节,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挺拔;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竹是君子的化身,是“四君子”中的君子。竹之七德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曰正直。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曰奋进。竹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曰虚怀。
竹有花不开,素面朝天;是曰质朴。竹超然独立,顶天立地;是曰卓尔。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是曰善群。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是曰担当。
竹子精神是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喻物诗和文人画作中最常见的题材;它表现着自强不息、顶天立地的精神;清华其外、澹泊其中、清雅脱俗、不作媚世之态。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竹之韵
翠竹能长多高
巨龙竹是最大的竹类植物,又名翠竹,学名叫歪脚龙竹,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至西南部。生长于海拔600-1500米之间的低山丘陵和河谷地带,在光照和雨水充分的地区这种竹子长得非常高大,植株高度可达20~35米,超过10层楼的高度,甚至有资料称可以长到45米,如同15层楼的高度,植株的直径可达20~36厘米,每一节都可以做一个竹桶,无论是高度和直径,都能堪称“竹中之王”。
竹象征着什么竹子象征着什么
竹子的象征意义:中国传统中,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幸福和精神真理。
竹,秀逸有神韵,纤细柔美,长青不败,象征青春永驻,年轻;春天(春山)竹子潇洒挺拔、清丽俊逸,翩翩君子风度;竹子空心,象征谦虚。品格虚心能自持,竹的特质弯而不折,折而不断,象征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凌云有意、强项风雪、偃而犹起,竹节必露,竹梢拔高,比喻高风亮节;品德高尚不俗,生而有节,视为气节的象征。唐张九龄咏竹,称“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和黄门卢侍郎咏竹》)。淡泊、清高、正直,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
扩展资料:
竹子,又名竹。品种繁多,有箭竹(ArrowBamboo)等。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茎为木质,是禾本科的一个分支,学名Bambusoideae(Bambusaceae或Bamboo),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生长迅速。
通常通过地下匍匐的根茎成片生长,也可以通过开花结籽繁衍,种子被称为竹米。有些种类的竹笋可以食用。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国人喜爱,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
熊猫的完整资料
大熊猫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大熊猫成员——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
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处于优势,生存至今成为“活化石”。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Ailuaractoslufengensis),大熊猫的标准中文名称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
青松的资料
青松即松柏,松柏为松科松属马尾松。生于山坡上。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台湾、广东、广西、湖北、四川、贵州等省。松,世界上最长寿的树种。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爱松、敬松,并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对松树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松树,常绿树。绝大多数是高大乔木。高20~50米,最高可达75米(美国的糖松P.lambertiana)。极少数为灌木状,如偃松(P.pumila)和地盘松(P.yunnanensis)。松树,轮状分枝,节间长,小枝比较细弱平直或略向下弯曲,针叶细长成束。因此,其树冠看起来篷松不紧凑,“松”字正是其树冠特征的形象描述。所以,“松”就是树冠篷松的一类树。松树坚固,常年不死。
青松是我国云南松木的统称,它可作为建筑材料,如脚手架、模板,门窗料及家具。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83666585@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