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马利(蒙哥马利为什么来中国)
- 2023-05-01 16:38:52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蒙哥马利的一些知识点,和蒙哥马利为什么来中国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蒙哥马利城名字的来历
哥马利县是美国马里兰州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个县。蒙哥马利县位于哥伦比亚特区西北。蒙哥马利县下属银泉,罗克维尔,Wheaton,Gaithersburg等城市。
1624年,英国人HenryFleet最早写下了关于蒙哥马利县的书面记录。
1776年,蒙哥马利县正式成立。蒙哥马利县的名字是为了纪念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战死的第一个将军RichardMontgomery而命名的。
麦克阿瑟和蒙哥马利哪个厉害
都不咋地,堪称当时的卧龙凤雏。
敌人最喜欢他俩指挥敌方军队了。
英国的蒙哥马利还行,军神称不上,名将之名却也担得起。他和奥金莱克、坎宁安导演了英军在北非的胜利。阿拉曼战役虽然是优势局,好歹最终打赢了,历史上的优势局浪翻的数不胜数。至于市场花园打得是真的坑,这也决定了他的能力和评价上限。英军陆军将领中我个人认为他的统帅能力实际上不如哈罗德·亚历山大。英媒把蒙哥马利吹成军神,才是现在很多人如此抵触他的原因。另外,东南亚的斯利姆将军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将才。至于麦克阿瑟这货还不如蒙哥马利,本身就资质平平。逆转太平洋战争局势的瓜岛战役,功劳全在人家范德格里夫特和特纳,以及居功至伟的海军身上,跟他又没多大关系。
蒙哥马利的个人优点
首先,从性格上来讲,蒙哥马利更像一个德国人,而不是英国人。他严谨,细致,像一个行走的瑞士钟表一样,准时,故障率低,值得信赖,同时,为人古板,没什么幽默感,不擅长社交,有人把他这一性格特点归结为从小缺乏母爱造成,其实我个人认为,这种性格更像是天生就有,只不过是后天的因素把它激发出来罢了。
拥有这种性格的人,优点在于,只要命令足够清楚,他可以非常精确地完成一件工作,执行力很强,是个上司非常喜欢的下属,缺点在于,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他会竭尽所能,没有丝毫弹性,坚决彻底地贯彻命令,把所有与这项命令相违背的人和想法,统统当成完成任务的阻碍,而且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接受反对意见。
蒙哥马利精神
蒙哥马利毕业于英国皇家军事学校和参谋学院。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是师司令部上尉参谋。在战争实践中,蒙哥马利体会到,兵学完全是一种需要用毕生精力去探讨的学问,但真正理解这种道理的军官不多。他决心献身于这种军人职业以便对兵学这门学问,能够由探奥寻微,而臻于精擅博达。1937年起任旅长、师长,升为少将。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任英国第8军团司令。1942年,曾指挥北非战役,因挫败纳粹有“沙漠之狐”誉称的名将隆美尔而闻名。1943年,参加了意大利战役,后任21集团军总司令,曾参加与制订诺曼底登陆作战计划。1944年,晋升为元帅,任西北欧英军总司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任驻德英国占领军总司令、英国总参谋长、北大西洋公约最高司令部副总司令等职。1958年退休,1960年和1961年曾两次访问中国,1976年病逝,享年89岁。
经过战争实践,蒙哥马利检验了自己的兵学思想和理论,形成了自己严格治军的训练方式和法则。他体会到,“统御”二字是他毕生建功立业的最重大因素。蒙哥马利认为,一个高级指挥员,必须具有“统御风格”。统御,即“一种能凝聚士兵于共同目的下的能力与意志,一种能激发鼓舞人的信心的性格”。换句话说,统御风格也就是精神品质,是鼓舞别人能追随自己的一种感召力。
蒙哥马利认为,这种“统御风格”是建立在真理和性格的基础上面的,主要表现在:
(一)对部属一定要讲真话。使部属了解为有效地完成任务所必须知道的一切事情,在讲真话中建立起彼此间的相互信赖之情。指挥员应该具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炽烈热情之焰和能吸引住部属们倾向他的磁力。(二)“决心”是事关战斗胜负的重大因素。指挥员唯一的信条,就是在战斗行动中的“决心”和在危机中的“镇静”。他必须看清楚自己要达到的目标,使部下每个人都能知道,指挥员需要些什么,决策中的基本要素又是什么,并能给以坚定的指针和明确的指导。要造成体现指挥员个性的“气氛”,并使部属生活、工作在这种气氛之中。
(三)要有基本作战计划,但又不能呆板执行。作战计划,一定要深谋远虑,周密细致,无懈可击。战斗一开始,指挥员就要确实掌握住战斗行动中军事机械的均衡和紧密结合的完整状态,使战斗潜力充分地发挥出来。但不要独断专行,不要干预下级的行动,或束缚下级的主动精神。要知道,下级的主动精神才是最后制胜的钥匙。但又不是放任不管,各自为战,自由发展;基本计划一经决定,是决不允许下级部队随意改动的。
(四)会议要精而短。作战进行中的会议,次数要少,时间要短,内容要精。可开可不开的会一律不开,有必要召集部属的会,也应到前方的下级部队去开,并亲自主持,下达命令。(五)亲自起草作战计划、作战命令和检查作战计划的贯彻执行。指挥员一旦决定了自己的计划大纲,就应该亲自起草作战计划,初期的作战命令和训令,一般不可交由参谋人员去做,这可减少错误。
(六)人,是战争中一切成败的关键因素。蒙哥马利认为,任何一支军队,决不仅仅是一群人的个体,再加上若干战车、火炮和机枪等的组合。一个部队的真正战斗力,还必须加上诸如士气和战斗意志,各级指挥员间的相互信赖,亲爱,精诚的品质,以及其他精神要素。军队的基本成分是“人”,与武器装备相结合的人在人的心灵深处,潜在着一种不可思议的伟大感情力量。指挥员应与士兵同甘共苦,打成一片,关心他们的疾苦和生活。指挥员的最珍贵资产之一,是信心的感召力,特别是当他在作战失利的时候,依然能“辐射”出一种使人向上的力量,使部属们对作战具有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七)选将之道贵乎于人尽其才。蒙哥马利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干部,他在抓军队工作中,把三分之一的时间放在选拔优秀人才上面。在实践中考察他们,并发挥其特长。他一直自己控制着各级主要指挥员的任命权。甚至营、连主管干部,他也是事必躬亲地挑选。他把功绩、统御风格和本职学识能力作为选拔各级主要指挥员的三大基本条件。每个军官都有一定的官阶“饱和点”,一个优秀的营长,未必一定就可以成为优秀的旅长;一个卓越的师长,也未必一定就能成为卓越的军级指挥员。军官们较高官阶晋升的饱和点的判断,是蒙哥马利必须亲自决定的重大问题之一。
(八)不拘泥于细节琐事。蒙哥马利认为,身为高级指挥员,切不可事必躬亲于细节问题的干预。他自己的作风是在静悄悄的气氛中“踱方步”,用很多时间消磨于重大问题的深思熟虑方面。
蒙哥马利为什么来中国
在蒙哥马利结束自己的军事生涯之后,这位战功赫赫的名将反而陷入了悲观情绪当中。他认真反思了自己的军事生涯,从中得出结论,他认为用战争来结束战争,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那么,争取和平的办法究竟是什么呢?蒙哥马利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原来,在他的军事生涯中,这位战功卓著的战将也有自己的偶像,那就是中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带着这个疑问,他两次来到了中国,他相信毛泽东和中国人民,会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
1960年和1961年,蒙哥马利两次来到中国,来寻求心中疑惑的答案。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十分好客,既然蒙哥马利不远万里地来了,我们国家自然会热情地招待他,这是我们的待客之道。我们为蒙哥马利安排了完美的行程,他可以从包头开始访问,再到太原,之后去延安和西安。这样一路,蒙哥马利就可以了解我们国家的基本情况。
最后,蒙哥马利再回到北京。如此安排的用意很简单,我们是要让他自己去看,用心去感受,让他了解旧中国有哪些问题,新中国又有哪些成就。
得益于这次精心安排的行程,蒙哥马利了解了当时中国的很多基本情况。而与此同时,蒙哥马利也发现了中国的三个特点,这是他在别的国家从来没有见过的。也正是这三个特点,使得蒙哥马利见识到了新中国的强大,并告诫世界各国,千万不要与中国为敌。那么,这三个特点分别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一来看。
首先就是蒙哥马利发现,中国人都以加入军队为荣。而且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只要加入了军队,那么这个人乃至他的家庭都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在整个中国社会中,军人的社会地位是非常高的。就是因为这种荣誉感,很多中国年轻人想要加入军营,并且为之付出努力,使得自己成为更加优秀的人。如此一来,军队的战斗力自然是相当高的,这么多优秀的新鲜血液涌入,中国军队自然是一支战无不胜的队伍。
其次,蒙哥马利还发现,在中国军民关系非常团结。尽管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过长久的军阀割据的乱象,但是外敌的入侵使得我们中华民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中国军民上下无比团结,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民族情感。
最后,中国的军人不畏牺牲。在很多国家,军人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每次有了一些危险,他们就会赶紧撤退,甚至选择投降。这样的队伍,如何能与我们无所畏惧的中国军队对抗?
关于蒙哥马利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83666585@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