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方鼎 后母戊鼎和司母戊鼎的区别
- 2023-05-01 15:45:05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司母方鼎,以及后母戊鼎和司母戊鼎的区别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司母戊鼎到底是谁念的
\"司母戊鼎\"这个名字是郭沫若起的。因鼎内壁刻\"司母戊\",郭沫若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而青铜器的命名原则是器具名字最后一个字为该器具的种类,如:壶,尊,盘,鼎……故而将此鼎命名为\"司母戊鼎\"。
后母戊鼎和司母戊鼎的区别
没有区别,一样。司母戊鼎现在改名叫后母戊鼎。
司是后的反写,后不是王后,而是王的意思,表示伟大。后母戊是王的母亲或伟大母亲的意思。这个鼎是妇井儿子献给她的。妇井儿子是商王,妇井是武丁后娶的老婆。
司母戊鼎解说词
后母戊鼎,亦称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原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后母戊鼎。发现于1939年3月,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通过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jǐng)的庙号。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重达832.84公斤的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足以反映商朝中期青铜铸造业的宏大规模。司母戊鼎:司,是祭祀的意思;戊,此处指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司母戊”含义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鼎。
司母戊鼎读啥
“司母戊鼎”的读音:[sīmǔwùdǐng]
司母戊鼎又称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家的农地中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该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也有人释作“后母戊”,后母戊即商王武丁妻子之一的妇妌(jìng)。
分析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亦称司母戊大方鼎、后母戊大方鼎、母戊方鼎。
据专家考证,商朝第二十四任国王祖庚为祭祀其母,铸造了方鼎,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祖庚三弟,第二十五任商王祖甲铸造的。
商王祖庚是商王武丁的次子,其兄长祖己受后母诬陷,被驱离出京,后含冤而死。
武丁的三弟祖甲是后母所生,父亲偏袒他,有意以其为继承人,祖甲认为有违礼制,不想和二哥争位,于是悄悄离开京城。
武丁去世后,祖庚即位。
祖庚遵行礼制,积极开拓,商朝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
为表达孝心,祖庚特铸造方鼎祭祀母亲。
祖庚去世,遗诏令其异母弟祖甲继位。
?司母戊鼎腹内有“后母戊”三字,因而得名,鼎呈长方形,有双耳,通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目前已知的最重、最大的鼎类青铜器,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镇国之宝。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司母方鼎和后母戊鼎和司母戊鼎的区别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83666585@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