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发掘 曹操创立了摸金校尉,他不怕自己的墓被盗吗你怎么看
- 2023-05-01 19:39:38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曹操墓发掘这个问题,曹操创立了摸金校尉,他不怕自己的墓被盗吗你怎么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全国千年古墓名录
1、秦始皇陵
陵上封土原高约115米,现仍高达76米,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内外城廓有高约8—10米的城墙,内城里面修建了堂皇的地下宫殿,顶上有用明珠做的日月星辰,地下布置了用水银做的江河湖海。今尚残留遗址。墓葬区在南,寝殿和便殿建筑群在北。
1974年1月29日,在秦始皇陵坟丘东侧1.5公里处,当地农民打井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后经国家有关组织的挖掘,终于发现了使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现代考古证明,秦始皇陵地宫完整的保存在封土堆下,几千年来未被盗掘。
2、西周王陵
据《周易》、《汉书》记载,周朝王陵不封不树。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经过考证,曾对周原境内的文王姬昌、武王姬发、成王姬勇诵、康王姬钊和附近的周穆王姬满和宣王姬静及周公姬旦、太公望、鲁公伯禽等人的墓葬逐一树碑立记,但经后人考证又多有异议。认为周朝王陵的位置应在周王朝的发祥地周原(今陕西宝鸡扶风县与歧山县交界处的北部)及岐邑一带。
解放后,经勘察试掘,在周原遗址内确实发现大批西周早期及西周墓葬上百座。主要分布在歧山贺家;扶风齐家、庄白、云塘等村,但多为中小型长方形竖穴葬。西周早期及西周初期多为小型墓,一般随葬陶鬲、银戈和大铜泡,较大一点的墓中有青铜鼎、簋、卣,罍等。
3、成吉思汗陵
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现今的成吉思汗陵乃是一座衣冠冢,它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县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北距包头市185公里,这里绿草如茵,一派草原特有的壮丽景色。
4、越王墓
越王墓,俗称郑集孤堆,位于安徽省利辛县旧城镇西。汉代大型砖石结构墓葬,出土有陶俑、陶马、陶鸡、陶狗、陶磨、陶罐等珍贵文物。现为利辛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马王堆汉墓
可见,马王堆并非“马王”之堆,而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地。堆上东西又各突起土冢一个,其间相距20余米。两冢顶部平圆,底部相连,形似马鞍,故也有人称其为马鞍堆。
6、曹操墓
薄葬古已有之,但在帝王薄葬中,曹操是开先河者,不建封土堆、不植树、不随葬金玉器物。汉代一个诸侯王刘胜死后都穿着2498块玉片、1100克金丝构成的金缕玉衣,号为武帝的曹操却只穿补过的衣服入殓。曹魏以至两晋帝王都有薄葬者,但唐代以后,帝王厚葬又成了传统,最后一个帝陵修到1915年,这已是民国的第四个年头了。
而且在厚葬为主的氛围中,薄葬者不被理解和支持也是难免,曹操墓之所以成谜,或也与此有关。许多人不相信,贵如曹操会简单地打发自己。魏晋的薄葬,与汉末战乱,许多厚葬之墓被盗掘有关,人们希望以薄葬来获得死后的安宁。这一愿望曹操没能实现,他虽被视为奸雄之首,却未能料到自己简办的丧事会成为光怪陆离的千古之谜,近1800年过去,还吸引着人们注意。
7、唐乾陵
唐乾陵是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咸阳市的唐山上,这是唯一一个没有被盗的唐陵。
长达1200多年的历史,这里就一直有着盗墓者的身影,比较有名的盗墓就多达17次,最大型的盗墓也有三次,唐末黄巢动用40万起义军挖皇陵,最后挖走了半座大山,挖出了一条40米长的“黄巢”沟,都没有得手,所以说乾陵是一座挖不动的皇陵。
中国十大古墓最完整版
1、秦始皇陵
皇陵上封土原高约115米,现仍高达76米,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内外城廓有高约8—10米的城墙,内城里面修建了堂皇的地下宫殿,顶上有用明珠做的日月星辰,地下布置了用水银做的江河湖海。今尚残留遗址。墓葬区在南,寝殿和便殿建筑群在北。
1974年1月29日,在秦始皇陵坟丘东侧1.5公里处,当地农民打井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后经国家有关组织的挖掘,终于发现了使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现代考古证明,秦始皇陵地宫完整的保存在封土堆下,几千年来未被盗掘。
2、西周王陵
据《周易》、《汉书》记载,周朝王陵不封不树。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经过考证,曾对周原境内的文王姬昌、武王姬发、成王姬勇诵、康王姬钊和附近的周穆王姬满和宣王姬静及周公姬旦、太公望、鲁公伯禽等人的墓葬逐一树碑立记,但经后人考证又多有异议。认为周朝王陵的位置应在周王朝的发祥地周原(今陕西宝鸡扶风县与歧山县交界处的北部)及岐邑一带。
解放后,经勘察试掘,在周原遗址内确实发现大批西周早期及西周墓葬上百座。主要分布在歧山贺家;扶风齐家、庄白、云塘等村,但多为中小型长方形竖穴葬。西周早期及西周初期多为小型墓,一般随葬陶鬲、银戈和大铜泡,较大一点的墓中有青铜鼎、簋、卣,罍等。
3、成吉思汗陵
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现今的成吉思汗陵乃是一座衣冠冢,它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县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北距包头市185公里,这里绿草如茵,一派草原特有的壮丽景色。
4、越王墓
越王墓,俗称郑集孤堆,位于安徽省利辛县旧城镇西。汉代大型砖石结构墓葬,出土有陶俑、陶马、陶鸡、陶狗、陶磨、陶罐等珍贵文物。现为利辛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马王堆汉墓
可见,马王堆并非“马王”之堆,而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地。堆上东西又各突起土冢一个,其间相距20余米。两冢顶部平圆,底部相连,形似马鞍,故也有人称其为马鞍堆。
6、曹操墓
薄葬古已有之,但在帝王薄葬中,曹操是开先河者,不建封土堆、不植树、不随葬金玉器物。汉代一个诸侯王刘胜死后都穿着2498块玉片、1100克金丝构成的金缕玉衣,号为武帝的曹操却只穿补过的衣服入殓。曹魏以至两晋帝王都有薄葬者,但唐代以后,帝王厚葬又成了传统,最后一个帝陵修到1915年,这已是民国的第四个年头了。
曹操被视为奸雄之首,却未能料到自己简办的丧事会成为光怪陆离的千古之谜,近1800年过去,还吸引着人们注意。
7、唐乾陵
唐乾陵是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咸阳市的唐山上,这是唯一一个没有被盗的唐陵。
长达1200多年的历史,这里就一直有着盗墓者的身影,比较有名的盗墓就多达17次,最大型的盗墓也有三次,唐末黄巢动用40万起义军挖皇陵,最后挖走了半座大山,挖出了一条40米长的“黄巢”沟,都没有得手,所以说乾陵是一座挖不动的皇陵。
8、明永陵
明永陵位于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明世宗朱厚熜,正德二年(1507年)八月十日生于兴王府,十六年(1521年)四月二十二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十四日逝于乾清宫,享年60岁,谥“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次年三月十七日葬永陵。
9、清东陵
10、邙山陵墓群
邙山陵墓群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境内东西长近5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的邙山上。包括了孟津和偃师以及洛阳市的西工区、老城区、洛龙区等5个区,涵盖了20多个乡镇,360多个自然村。
陵墓群中包括东周时期的王墓8座,东汉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晋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后唐帝陵1座。是中国埋葬帝王最多的地方。
战国墓葬里发现了现代玻璃杯是怎么回事
1990年10月的一天,一个轰动性的消息,从杭州一个小镇传了出来!
地点: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工农砖瓦厂。
事件: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宝物,战国时期的水晶杯!
原来,这年,工农砖瓦厂的工人们在取土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文物窑藏。于是上报文物部门。
专家们来到这里清理后发现,此地地层中经常有战国时期的文物出土。他们发现这个窑藏也是战国时期的。于是他们又在周围进行了探查,果然有收获。
他们发现,在周围还有一座墓。于是,决定对这个墓葬进行发掘。要不然,过阵子砖瓦厂取土,又可能把这个墓葬挖开。
只是没想到,重大发现来得这么快,这么早。这个墓,才向地面下挖了一米多,考古人员就发现了一个亮晶晶的东西。
这是啥?于是考古专家开始小心翼翼用毛刷,小铲,一点点把泥土剔开。随着暴露的文物越来越大,这不是个喝水的杯子吗?和咱们平常的玻璃喝水杯子没啥两样,难道是谁家小孩恶作剧,把自家杯子埋这儿了?
可是看看地层中同时出土暴露的别的文物,实在是时空错乱大脑混沌。继续挖吧!
等到把这个杯子挖出来,众人皆惊!初步判断,这是一个水晶杯!即使是在现代,这么大的水晶杯,都是难得的珍品,更何况,是战国时代?!存疑啊!
于是,这个杯子连同杯子里的土被火速送到北京进行鉴定。国内顶尖的文物专家们,见到这个杯子,都是啧啧称奇。此杯整体高15.4厘米,上口部直径径7.8厘米,底部直径5.4厘米,如果大家对于这些数字无感,那我直接说,跟一个中号保温杯大小相仿。
年过八旬的考古学泰斗苏秉琦拿着这个杯子,端详了一会,说道:国宝,绝对国宝!
随后,专门的工作人员们又对杯子里的土进行了化验,证实了,此杯年代,确实是战国时期。
可是,一个疑团(确定年代)解开了,更多的疑团又来了。
这个杯子是怎么加工的?
此杯体量巨大,器型罕见。水晶的硬度为7,比起古代常见玉器的硬度高了许多,加工起来难度值成倍提高。而战国水晶杯的加工工艺可以说是完美无缺。
先说水晶的加工。事实上,考古出土的商周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水晶制品很多。古人多用水晶作为饰品,比如用水晶做成项链,此外还有水晶环等等。比如下图所示,在河北出土的水晶项链。
而用一大块水晶,做一个杯子,杭州半山镇这个是唯一的一例。
那么,在战国时代,工匠们使用了什么工具和工艺,能够完成这样一个水晶杯的加工?
要加工一个杯子,胚料中间要挖出一大块水晶来。那么,是怎样把这一大块水晶挖走的?
还有,这个杯子在古代是做什么用的?可能在今天我们看起来它是个喝水的杯子,但是在古代它的真正用途是什么?是礼器?还是贵族的奢侈品?还是有其他特殊用途?
这些谜团,到现在,也没有解开。可以说,是真正的千古之谜。
但是,这些恰恰增加了这件国宝的魅力。由于巨大的文物价值,此杯出土仅仅12年后,就被列入我国禁止出境展出的64件国宝名单,成为今天杭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欢迎大家去打卡参观哦!
话说,这个战国水晶杯可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杯子哦。明朝的成化鸡缸杯现存十几个,曾经有买家花2.8亿拍得一个成化鸡缸杯,然后拿回家先用这个杯子喝了杯茶。假如,我是说假如,你能拥有一天这个战国水晶杯,你会怎么用?是喝茶还是喝啤酒还是喝咖啡呢?哈哈;-)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
文字原创,配图来自公共网络,侵删。
中国五大古墓排名
1、秦始皇陵
陵上封土原高约115米,现仍高达76米,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内外城廓有高约8—10米的城墙,内城里面修建了堂皇的地下宫殿,顶上有用明珠做的日月星辰,地下布置了用水银做的江河湖海。今尚残留遗址。墓葬区在南,寝殿和便殿建筑群在北。
1974年1月29日,在秦始皇陵坟丘东侧1.5公里处,当地农民打井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后经国家有关组织的挖掘,终于发现了使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现代考古证明,秦始皇陵地宫完整的保存在封土堆下,几千年来未被盗掘。
2、西周王陵
据《周易》、《汉书》记载,周朝王陵不封不树。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经过考证,曾对周原境内的文王姬昌、武王姬发、成王姬勇诵、康王姬钊和附近的周穆王姬满和宣王姬静及周公姬旦、太公望、鲁公伯禽等人的墓葬逐一树碑立记,但经后人考证又多有异议。认为周朝王陵的位置应在周王朝的发祥地周原(今陕西宝鸡扶风县与歧山县交界处的北部)及岐邑一带。
解放后,经勘察试掘,在周原遗址内确实发现大批西周早期及西周墓葬上百座。主要分布在歧山贺家;扶风齐家、庄白、云塘等村,但多为中小型长方形竖穴葬。西周早期及西周初期多为小型墓,一般随葬陶鬲、银戈和大铜泡,较大一点的墓中有青铜鼎、簋、卣,罍等。
3、成吉思汗陵
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现今的成吉思汗陵乃是一座衣冠冢,它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县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北距包头市185公里,这里绿草如茵,一派草原特有的壮丽景色。
4、越王墓
越王墓,俗称郑集孤堆,位于安徽省利辛县旧城镇西。汉代大型砖石结构墓葬,出土有陶俑、陶马、陶鸡、陶狗、陶磨、陶罐等珍贵文物。现为利辛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马王堆汉墓
可见,马王堆并非“马王”之堆,而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地。堆上东西又各突起土冢一个,其间相距20余米。两冢顶部平圆,底部相连,形似马鞍,故也有人称其为马鞍堆。
6、曹操墓
薄葬古已有之,但在帝王薄葬中,曹操是开先河者,不建封土堆、不植树、不随葬金玉器物。汉代一个诸侯王刘胜死后都穿着2498块玉片、1100克金丝构成的金缕玉衣,号为武帝的曹操却只穿补过的衣服入殓。曹魏以至两晋帝王都有薄葬者,但唐代以后,帝王厚葬又成了传统,最后一个帝陵修到1915年,这已是民国的第四个年头了。
而且在厚葬为主的氛围中,薄葬者不被理解和支持也是难免,曹操墓之所以成谜,或也与此有关。许多人不相信,贵如曹操会简单地打发自己。魏晋的薄葬,与汉末战乱,许多厚葬之墓被盗掘有关,人们希望以薄葬来获得死后的安宁。这一愿望曹操没能实现,他虽被视为奸雄之首,却未能料到自己简办的丧事会成为光怪陆离的千古之谜,近1800年过去,还吸引着人们注意。
7、唐乾陵
唐乾陵是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咸阳市的唐山上,这是唯一一个没有被盗的唐陵。
长达1200多年的历史,这里就一直有着盗墓者的身影,比较有名的盗墓就多达17次,最大型的盗墓也有三次,唐末黄巢动用40万起义军挖皇陵,最后挖走了半座大山,挖出了一条40米长的“黄巢”沟,都没有得手,所以说乾陵是一座挖不动的皇陵。
8、明永陵
明永陵位于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明世宗朱厚熜,正德二年(1507年)八月十日生于兴王府,十六年(1521年)四月二十二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十四日逝于乾清宫,享年60岁,谥“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次年三月十七日葬永陵。
9、清东陵
10、邙山陵墓群
邙山陵墓群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境内东西长近5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的邙山上。包括了孟津和偃师以及洛阳市的西工区、老城区、洛龙区等5个区,涵盖了20多个乡镇,360多个自然村。
曹操创立了摸金校尉,他不怕自己的墓被盗吗你怎么看
先说观点,曹操并不会因为设立“摸金校尉”盗了别人的陵墓而害怕自己的陵墓被盗。下面我简单地说一下理由:
首先说一下曹操在他的《终令》和《遗令》确实都强调丧葬从简,而且要求陵墓“不封不树”、“无藏金玉珠宝”。但是他要求的这些并不是由于当初挖了梁孝王的陵墓担心被报复,而是魏晋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盗墓活动十分猖獗,但凡厚葬的陵墓,都是盗墓者重点关注对象。
魏文帝曹丕就曾说过“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重痛哉”!也说过“汉文帝之不发,霸陵无求也;光武之掘,原陵封树也”。大意是只有那些过于张扬的陵墓才会被盗掘,低调的陵墓一般都没有什么问题。就连文德郭皇后也曾说“自丧乱以来,坟墓无不发掘,皆由厚葬也”。可见曹魏的统治者对“厚葬”还是比较谨慎的。因此,曹魏的统治者提倡的丧葬从简,害怕的是盗取钱财的盗墓者,而非针对“盗墓报复”。他们认为只要不放贵重物品,他的陵墓就不会被后人“光顾”。
我再说一下为什么说丧葬从简不是针对“盗墓报复”
第一个原因,他挖的是西汉时期梁孝王的陵墓,虽然东汉继承的正统性来源于西汉,但梁孝王和西汉皇族之间有过及其不愉快的历史,所以对东汉统治层来说没有那么大触动,也不至于盗墓报复。
第二个原因,曹操没有隐瞒自己墓葬位置,而且位置说的很明确,也没有设置“七十二疑冢”,后世考古者也已经证明所谓“七十二疑冢”是北朝时期的墓葬群,而且也不是七十二座墓,是一百三十四座墓。再者,唐朝时唐太宗还祭奠过曹操的陵墓,说明曹操墓位置并不是什么秘密。更谈不上能防止盗墓报复。
第三个原因,魏晋之前的历史,盗墓活动十分猖獗。远了不说,就说秦汉之际,项羽进入咸阳城,对秦国的陵墓大肆搜刮。估计项羽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带着领军队,单纯以搜刮财富为目的盗墓人。汉武帝去世后不久,就有人开始盗掘坟墓用以换取财富。两汉之间,琅琊人樊崇带领的赤眉军曾两次大规模掠夺西汉皇室陵墓。东汉末年,董卓进京后,也曾大肆挖掘皇帝陵墓,比如灵帝的陵墓。这只是有记录可查的,还有很多没有记录下来的。而曹操的灵感恰恰来自“前人的智慧”。其实不只是曹操如此,几年后,吴主孙权为了修孙坚庙,因为严重缺乏所用的木材,最后就把长沙王吴芮的陵墓挖开了,取出棺椁做了建孙坚庙的木材。就连我们所知的《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也是西晋时期盗墓者发现的。可见,在当时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挖掘陵墓补贴他用的做法是见惯不惯的“常规操作”。估计当时曹操也不会想到被报复的事情。
综上,曹操确实害怕被盗墓,但跟曹操设立摸金校尉挖掘梁孝王陵墓没有直接关系。即曹操挖掘梁孝王陵墓时,不会担心因为这事而造成自己陵墓被盗。
文章分享结束,曹操墓发掘和曹操创立了摸金校尉,他不怕自己的墓被盗吗你怎么看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83666585@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