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简介,王安忆的由来
- 2023-05-01 17:36:3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王安忆简介,以及王安忆的由来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为什么比喻王安忆为坏蛋
不恰当。因为比喻一位文学家或作家为“坏蛋”是对其人格和作品的不尊重,也缺乏事实依据。比喻本身应该是富有想象力的,但不能使用不准确或贬低的形容词或词语,应该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进行。作为读者或评论家,我们应该客观评价作品,避免过度扯偏或使用不得当的说法。
王安忆是谁
王安忆,1954年3月生于南京,次年随母亲茹志鹃迁至上海读小学,初中毕业后1970年赴安徽淮北农村插队,1972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工作,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1978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平原上》,1986年应邀访美。1987年进上海作家协会专业创作至今。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
王安忆的主要著作有:《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流逝》、《小鲍庄》、《小城之恋》、《锦锈谷之恋》、《米妮》等小说集,及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纪实和虚构》、《长恨歌》、《富萍》、《上种红菱下种藕》、《桃之夭夭》、《遍地枭雄》等,散文集《蒲公英》、《母女漫游美利坚》(与茹志鹃合著)等,儿童文学作品集《黑黑白白》等,论著《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等,《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入选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
王安忆多次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中篇小说奖,《长恨歌》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1998年并获得首届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2001年获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最杰出的华文作家”称号等。
王安忆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她注重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挖掘生活,在艺术表现上,她的早期小说多感情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我们从王安忆的作品里可以感受到一种宽厚的爱,她赋予故事中人物"英雄性",表现人物美和善良的方面。她以敏感和高超的领悟力来控制故事微妙的气氛发展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细腻精准。她的作品讲的是平常故事,柴米生计,可她探讨的是故事背后强大而仁慈的自然规律,这是她对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及本体世界的关怀,这使她的作品具有了超乎寻常的意义。同时作品中时刻有女性的温柔体现,连同谨慎内省多思的品格,使她作为文坛一个特立独行的异数存在.有论者认为,总体上讲,《长恨歌》的思想内涵和叙事结构都不如《启蒙时代》具有挑战性——写《启蒙时代》这样的作品,作家不拿出浑身解数,把自己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的积累都拿出来,是支撑不下来的,因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它都是个无所依托的东西,所以一定是观念和内心动力的产物。(“启蒙”的精神现象学——谈谈王安忆《启蒙时代》里的虚无与实在)
[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
《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米尼》《长恨歌》《富萍》《桃之夭夭》《上种红菱下种藕》《遍地枭雄》、《启蒙时代》《月色撩人》。
*中短篇小说集
《雨,沙沙沙》《黑黑白白》《流逝》《尾声》《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小鲍庄》《乌托邦诗篇》《荒山之恋》《伤心太平洋》《海上繁华梦》《香港的情与爱》《叔叔的故事》《人世的沉浮》《隐居的时代》《忧伤的年代》《化妆间》《儿女英雄传《剃度》《现代生活》《文工团》……
*散文随笔集
《蒲公英》《独语》《走近世纪初》《旅德的故事》《乘火车旅行》《重建象牙塔》《王安忆散文》《街灯底下》《窗外与窗里》《漂泊的语言》《母女同游美利坚》(与茹志娟合作)《我们家的男子汉》……
*文论集
《故事与讲故事》《心灵世界》《我读我看》《王安忆说》。
其中《长恨歌》已于公元2005年由香港知名导演关锦鹏拍摄电影。
王安忆的由来
王安忆(女)(1954—)原籍福建省同安县,出生在南京,是作家茹志鹃的次女。
1955年随母移居上海。1961年入淮海中路小学,1967年入向明中学读初中。1970年到安徽五河插队。1972年考人江苏省徐州地区文工团,在乐队拉大提琴,并参加一些创作活动。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78年调上海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任编辑。
1980年曾入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学习。因发表短篇小说《雨,沙沙沙》(《北京文艺》1980年6期)等雯雯系列小说而引人注目。1987年调上海作家协会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后担任中国作协理事。上海作协副主席。
著有中短篇小说集《雨,沙沙沙》、《流逝》、《小鲍庄》、《尾声》、《荒山之恋》、《海上繁华梦》、《神圣祭坛》、《乌托邦诗篇》等,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十三章》、《米尼》、《纪实与虚构》、《长恨歌》等。其中《本次列车终点》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小鲍庄》分获1981—1982年、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其作品在海内外都有较大影响。
80年代中期以前的作品多以知青为题材,表现其人生的追求和向往,以心理描写见长。80年代中期以后则着力于人性和人的生命本相的探索,如“三恋”等。90年代以后开始追求新的叙事风格,以《叔叔的故事》、《乌托邦诗篇》等为代表,她用现实世界的原材料来虚构小说,以小说的精神力量改造日渐平庸的客体世界,营造体现知识分子群体传统的精神之塔。
近来语言变化更为明显,由简洁而趋拥挤,如《长恨歌》等,对上海这个城市作细致入微的繁复的描绘。
《雨,沙沙沙》、《流逝》、《小鲍庄》、《尾声》、《荒山之恋》、《海上繁华梦》、《神圣祭坛》、《乌托邦诗篇》、《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十三章》、《米尼》、《纪实与虚构》、《长恨歌》等
王安忆的生平是怎样的
生平:1954年3月6日,生于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县,母亲作家茹志鹃,父亲剧作家王啸平,自幼受母亲影响很深。1955年,随母亲茹志鹃迁至上海,并在上海读小学。1970年,初中毕业后赴安徽省农村插队。1972年,考入徐州工作,在乐队拉大提琴,并参加一些创作活动。1976年,在《江苏文艺》上发表散文处女作《向前进》。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同年发表短篇小说《平原上》。1980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期文学讲习所学习。1981年初结婚,丈夫李章,结婚时为徐州某乐团指挥,后调入上海音乐出版社任编辑,曾编辑出版文学传记《孤独与超越—钢琴怪杰古尔德传》。1981年,因旺盛的创作欲以及无法忍受坐班时间的禁锢,旷职离开《儿童时代》到徐州写作,完成《本次列车终点》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3年,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文学活动。1985年在《中国作家》杂志发表中篇小说《小鲍庄》引起回响,获得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1986年应邀访美。1987年调上海作家协会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1996年发表个人的代表作《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并且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此书在当当网图书中,成为畅销书,且在当当小说榜中排名第45位。[1]2000年《长恨歌》获选9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中国作品。2001年获第一届马来西亚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获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最杰出的华文作家”。2004年《发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2011年获提名布克国际文学奖。2013年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人物简介:王安忆,1954年3月生于江苏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县,现代作家、文学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复旦大学教授。1972年,考入徐州文工团工作。1976年发表散文处女作《向前进》。1981年初与李章结婚。1987年调上海作家协会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1996年发表个人代表作《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4年《发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2013年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创作特色:1981年《本次列车的终点》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4年《我家的男子汉》选入《文汇报》,后被摘录进初中教材1985年-1986年《小鲍庄》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96年《纪实与虚构》获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文学类1996年《长恨歌》获选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十大好书中文创作类1998年《长恨歌》获选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1999年《长恨歌》获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2000年《长恨歌》获选9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中国作品、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1年获第一届星洲日报2001年《富萍》获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中文创作类2002年《上种红菱下种藕》获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中文创作类、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文学类2003年《富萍》获选「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长篇小说二等奖2004年《发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2005年《遍地枭雄》获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好书2008年《启蒙时代》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2008年《启蒙时代》获第2届红楼梦奖评审团奖2012年《天香》获第四届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首奖2013年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人物评价: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王安忆属于那种很难‘追踪’的作家。她的小说题材山重水复,永远看不清她的下一个里程。(梁永安评)当你刚刚根据她的一部新作用一个理论术语去概括它,并且自以为把握了它的时候,下一部作品却完全是另一回事。她仿佛是一个淘气的孩子,不断地在跟你玩捉迷藏。(王纪人)
王安忆最好的十部小说
《雨,沙沙沙》
《黑黑白白》
《流逝》
《尾声》
《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
《小鲍庄》
《乌托邦诗篇》
《荒山之恋》
《伤心太平洋》
《海上繁华梦》
《香港的情与爱》
《叔叔的故事》
关于王安忆简介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83666585@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