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的女人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残忍的杀人犯

  • 2023-05-01 19:48:04

戴笠的女人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残忍的杀人犯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戴笠的女人的问题,以及和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残忍的杀人犯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残忍的杀人犯
  2. 军阀孙殿英有后人吗
  3. 古代女人犯了通奸罪,将如何处罚
  4. 陈布雷被称“智囊”,他是怎样的人
  5. 民国女子余美颜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残忍的杀人犯

为了573元,害了48条人命的龙治民夫妇可谓是残忍之极的的杀人犯。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陕西商县经常莫名上报失踪人口,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失踪人口的调查难免困难重重,警方虽多方查找,还是无法找到这些失踪人口,直到1985年的一天。

1985年5月28日,派出所又接到一起人口失踪案,但这次有了一丝线索。一名叫杜长英的村民与其兄长十天前一起进城赶集,后来兄弟二人分开走后杜长英再没回家,27日,哥哥杜长年多方寻找,终于在县造纸厂找到弟弟的一点行踪。造纸厂出纳跟杜长年说走一位叫龙治民的农民前几天曾拿着杜长英的白条曾来厂子里要过钱,他还说明天早过来取钱。第二天,龙治民果然前来取钱,被埋伏的杜长年和出纳擒拿住,并扭送派出所。在派出所里,另外一个找人的小伙子看到龙治民之后说他们同村的人失踪前也见到过这个人。

看着这个长相敦厚的农民,民警们想着,这是一个巧合吗?但毕竟是失踪案,不得不重视。民警们先行将龙治民扣押,准备第二天去了龙治民家实地勘察完再考虑释放他。

第二天,民警们来到了位于商县杨峪河乡下面的一个小山村龙治民的家中,刚进院子中,便闻到一阵冲鼻的臭味,有垃圾腐烂的味道,有动物尸体腐烂的味道,民警们还是忍着恶臭进了龙治民家进行了搜查。

这一搜查不要紧,搜出了一个惊天大案。民警先在屋里的杂物堆的编织袋下面找到一具尸体,又在菜窖口白菜下面找到两具抱着的尸体,其中一具尸体正是失踪没多久的杜长英。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是派出所可以处理的案件了,他们急忙通知县公安局再派出警力支援,公安局警力到位后,对龙治民院子进行了大范围的挖掘,但尸体越挖越多,看热闹的村民和闻讯而来的记者越来越多,为了维持秩序,公安局申请调来一个排的武警对现场进行了保护。

经过一个月的挖掘,龙治民家共挖出48具尸体,尸体遍布小院,都被堆的整整齐齐,像码大白菜一样,让人不寒而栗。这夫妻二人简直是杀人恶魔!

对龙治民的审讯也在继续,民警告诉他杀了人就要负法律责任,要判死刑的。龙治民大喊大叫:“黄巢杀了八百万人也没见人家死,我才杀了多少?而且我也在提国家除害,杀的人都是盲聋哑,痴呆傻,也不是国家干部,更不是科技人员,为何要判我死刑?”听着这番狡辩,公安局办案人员觉得又气又可笑。接着问他具体的杀人过程。

他的杀人过程其实都很简单,从1983年开始,龙治民以修猪圈为名,到处招工并承诺管吃管喝外再加工钱,当地百姓便想着除了农活以外还可以多一笔收入,于是便接了这活。当这些人晚上熟睡后,龙治民和他老婆携带锄头、镰刀等工具将人杀死,他们杀了人后还把头发剃下来准备卖钱,衣服脱下来重新洗过自己再穿,共计男性死者31名,女性死者17名,共抢得现金573元,女性死者有时还要遭受性侵后再遭杀害,这个龙治民简直是丧心病狂到了极点!

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善恶到头终有报!这对恶魔夫妻在案发后当年就判以极刑下了地狱,可是鲜活的48条生命却再也无法回来!

龙治民杀人案的出现,粉碎了建国以来农民们纯朴善良的印象,一时间人与人的防备大过信任,产生了中国农民式的信任危机。龙治民夫妇也选定了既定道路,一往无前的踏进了地狱之门,为他们自己的人生画上了罪恶的符号。

军阀孙殿英有后人吗

孙殿英一生,有肮脏龌龊的时候,也有热血激昂的时候,有为人所誉的时候,也有为人所贬的时候。

他没有一个好的出身,从小秉性顽劣,他爹因闹了命案被捕入狱,后来死在了牢房里,他娘一人维持生计,为了让他将来能有出息,她咬着牙送他去了私塾读书,最后却因在私塾闹事被先生给扫出了门。

此后,他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修炼成了一个人精,不仅善于结交三教九流的人,又能左右逢源,竟然在不经意间为自己打造了一张人情网,上到官府的军警胥吏,下到流氓混混,只要有利可图,只要有机会,他总会结交。

即便没有机会,他也会想方设法地创造机会。

孙殿英有一身痞气流氓气,更有一身豪气,所以也有不少人愿意和他结交成为“朋友”,不管是一时之朋友,还是一世之朋友,多个朋友总不会错。

他曾经投靠过亳州军阀姜桂题,不过,他曾因为在军中聚赌而被姜桂题打了几十军棍,后来则因遭到通缉而逃离了亳州。

吃、喝、嫖、赌似乎是每一个小流氓的必修课,孙殿英也是如此,更有趣的是,他还在赌桌上赚了一个老婆——魏氏。

孙殿英后来拉着部分庙道会的信徒去投靠了豫西镇守使丁香玲,混到了机枪连连长的位置,可是,他虽然当了军官,却仍然改不了爱赌的臭毛病,于是呼啦啦拉了几个人赌了起来,其中一人是丁香玲的副官。

谁料这个副官赌运不好,输了个精光,一气之下竟然将自己新娶的老婆当成了赌注,结果还是输给了孙殿英。

这副官输了以后,什么也没说,甩头便走,一看便是要赖账,孙殿英一气之下带着人去副官家抢走了他的老婆魏氏。这个副官气不过,认为孙不给自己面子,便去找丁香玲,让丁给自己出气,孙一听到消息,直接带着机枪连一溜烟跑了!

1924年时孙殿英曾趁着直奉两系军阀打得不可开交之际,将自己所部扩充到了数千人之多,从这一点看,孙殿英这个人确实有几分本事。

后来,孙殿英被憨玉昆收编,憨玉昆兵败后没多久又被张宗昌收编,不管是被谁收编,每一次被收编,孙殿英的实力都会更上一层。

1928年,老蒋打得北洋各系抬不起头来,孙殿英一看蒋之形势一片大好,于是也挂起了老蒋的旗帜,被老蒋任命为第12军军长。

这一年,孙殿英干了一件震惊古今中外的“大事”——盗挖了乾隆、慈禧两个人的陵墓,获宝无数!

孙殿英也因此被时人讽为“东陵大盗”,受人唾骂。不过,此事到了今天,却又是另一番模样,恐怕孙殿英做梦也想不到,竟然会有人因此称他为“英雄”。

对于孙殿英盗墓一事,究竟该不该称“英雄”,我不作评论,但是,在1933年的时候他确实做过一件足够“英雄”的事,他在赤峰英勇血战日寇7日,最终因不敌而撤退。

赤峰一役,孙殿英一时间家喻户晓,为人称颂,他也算是一举洗白了自己。

不过,在10年后的1943年,他竟又投靠了自己曾经与之血战的日本人,给日本人充当了走狗,为日本人卖命,可悲,可叹。

1947年5月,孙殿英在汤阴被我军俘虏,几个月后病死于狱中。

这样一个孙殿英,他有没有后代呢?

孙殿英手握枪杆子几十年,有权的人自然不会缺女人,所以自然也会有儿女,不过,他的儿女虽然不少,但是为人所熟知的却只有一个人——孙天义。

孙殿英的一个儿子——孙天佑,曾拿部将刘月亭被日军俘虏的事取笑刘月亭的儿子,结果被刘月亭的儿子不小心给打死了。不过,孙殿英为了不让部将对自己寒心,毕竟刘月亭是为他卖命而被俘,所以也没有追究刘的儿子,只是将孙天佑葬了了事。

孙天义于1931年6月在北京出生,和孙殿英所不同的是,孙殿英是一个“盗墓贼”,但他却是一个“护陵人”。

孙天义于1952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后在西安外国语学院任职。

1994年,孙天义被任命为中国黄陵基金会会长,从此成为了黄陵的“护陵人”!

孙天义曾经或许因为孙殿英的关系而背负了不少东西,可是,他终究还是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孙殿英一生所为,有土匪之时,有豪杰之时,也有狗熊之时,究竟如何,只能任人评说。

古代女人犯了通奸罪,将如何处罚

古代的女人地位比较低下,如果被发现与某个男人有通奸行为,那是要受到严厉惩罚的。通奸罪在不同的朝代,惩罚类型不同,而同一朝代也有不同的惩罚。

古代如何处罚犯了通奸罪的女人?

用于对付通奸罪的刑法最早出现在《尚书》,里面记载:“男女不以义交者,其刑宫。”意思是说,要没收男女作案的“工具”,就是宫刑。宫刑起源于殷商,到秦汉,已经很完善。受刑者,除了承受肉体上的疼痛外,更主要是极大的耻辱。总的来说,秦汉、元、明、清处罚比较严,甚至可以直接处死。而唐朝因李家皇室具有胡人血统,比较开放,因此处罚比较轻,而宋朝受唐朝影响,基本上是一样。

古代为了惩罚犯通奸罪的女子,创造出了4种残酷血腥的刑法。

一,幽闭(啄刑)

1、据明朝对王兆云在《碣石剩谈》记载,是用木锤猛击女人腹部,直至子宫脱落,女性只能便溺,从此终身无法过性生活。2、击打女性阴部,导致骨折,这样女性阴部触碰都会感觉十分疼痛,从而达到“禁淫”之目的。女子在受到这种刑法后,通常会因为伤口感染至死或者自杀。

二、针刑

用竹签刺扎犯人的指甲缝、乳头、阴蒂三个部位。

三、浸猪笼

将犯罪的女子捆绑后,放入猪笼里面,然后放到江河之中,沉入水里,如果罪轻的,让其头部露出水面,浸淹一段时间即可,若是罪重者,便直接浸淹至死。这种是古代处理通奸偷情最普遍的私刑,古代人认为浸猪笼具有诅咒偷情的男女:猪狗不如,淹死后再也不能转世为人等恶毒之意。

四、骑木驴

在木驴背上竖立一根长短大小和大拇指差不多的尖木桩,然后强行将女犯的阴道对准木驴背部的木桩,尖木桩就会刺入女犯的阴道。随着木驴的走动,尖木桩会一伸一缩,弄得女犯下身鲜血淋漓,疼得撕心裂肺。这种酷刑往往让许多女犯惨死在木驴之上。

结论:女人犯通奸罪,虽然是道德不允许的行为,纵然有错,实不应该用这等毫无人道的酷刑。新中国成立后,通奸罪被废除,女性地位得到大大提升。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陈布雷被称“智囊”,他是怎样的人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这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老蒋庐山讲话最知名最精彩的一段,而这等慷慨激昂的语句,老蒋自己是写不出来的,它实际出自“委员长侍从室第二处”主任陈布雷之手,作为国民政府当时最高的权力中枢机构,侍二处主管政治和党务,你还能说陈布雷仅仅是个“智囊”吗?

(电视剧《解放》里的陈布雷)

老蒋第二次下野是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次年初复出后并没有重任国民政府主席,而是专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但掌握实际权力,因此始建于1933年的“委员长侍从室”成为真正的权力中枢。该机构逐渐扩为三个处与侍卫长室,性质类同于清代中期出现的“军机处”,而陈布雷从1936年1月担任侍二处处长直至抗战胜利整整九年,堪称最受信任的核心幕僚,而主管军事的侍一处主任却换了N个。

陈布雷乃是浙江慈溪人士,本名陈训恩,“布雷”是叱咤上海报界时的笔名,以后也就叫开了。1911年陈布雷自浙江高等学堂毕业后即投身上海报界,因才华横溢以及笔锋犀利,很快就成为享誉上海滩的知名记者,年仅22岁,后转到《商报》做编辑主任,是批驳北洋军阀黑暗腐朽统治的文化先锋,颇受当时文化界和报界的推崇,名动上海滩。

那么这个文人是如何入仕的呢?乃是北伐军打到南昌时,老蒋颇感身边缺乏过硬的笔杆子,而曾受孙中山嘉许的陈布雷成为非常合适的人选,遂遣元老邵力子去上海邀请陈布雷、潘公展两位报界名人去南昌会面,蒋在谈话中很有礼贤下士的姿态,陈布雷大受感动,自此留在帐下以供驱使,不久即为老起草了著名的《告黄埔同学书》,文章一气呵成,老蒋欣赏之极,这还是1927年夏天的事情。

所以陈布雷首先是老蒋的所谓“领袖文胆”,同时也逐渐成为“GMD内第一支笔”,从1927年到1948年整整二十一年中,老蒋发表的绝大部分文告,皆出自陈布雷之手。不过在早期,陈布雷还算不上老蒋的“头号智囊”,这个位置属于后来横死武汉街头的杨永泰,仅就军事和政治大势而言,陈布雷并非职业政客和权谋家出身,尚不能给老蒋在大政方针上出谋划策,更多的是一个“幕僚”的角色。

(陈布雷)

陈布雷为人正直清廉几无私心,所以个人操守非常之好,加之唯蒋之命是从,因此是老蒋非常欣赏的那种核心和贴身幕僚,逐渐成为国民政府在宣传战线上的“总参谋长”,也干过好些违心的事情,比如为蒋编写《西安半月记》,美化其在西安事变中的表现等等。对此陈布雷自己也比较痛苦,曾言及:“不能用我的笔达我所言”,为人捉刀是苦恼的”。

杨永泰被暗杀后,陈布雷也有参与政治事务当中,比如兼任宣传部副部长、GMD中央秘书长等职务,他从政的本意是以文字为政治服务、为老蒋个人服务,然而随着老蒋独裁权力的不断增大,陈布雷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在政治中也越陷越深。从担任侍从室二处主任起,他已事实上成为老蒋的“军机大臣”,但更多体现在文化和宣传领域,以及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军政大事涉及不多,毕竟是外行。

(文武二陈)

陈布雷身处权力中心,然能行事谨和廉洁自律,恪守自己的行为准则,并且痛恨重庆政府、南京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在GMD内算是一股清流,他对老蒋忠心耿耿,而老蒋也对其比较尊重,其良好的政治操守连周公都表示赞许。但是陈布雷与杨永泰不同,他在老蒋的军政决策中不起主要作用,更多是一名执行者的角色,但是确为老蒋的独裁统治服务也是历史事实,尤其是在粉饰老蒋形象、在反G的政论方面,还是有一定责任的。

侍二处其实涵盖的业务不少,下辖侍四组、侍五组、侍六组共三个组,在陈布雷的领导下,分别负责政治、经济、党务等领域,也包括老蒋亲自交办的其他机密案件,而侍六组则是后成立的情报单位,是重庆当局各类特务组织的会议召集单位,组长唐纵更是老蒋的红人。所以侍二处那是连戴笠都不敢招惹的部门,财政部长孔祥熙一旦看见“侍二处”请款的条子,从来不敢耽误立马给钱,可见陈布雷的地位和权势。

(电影里的陈布雷)

抗战后期侍从室还成立了一个机要组,由老蒋直接掌握同时由陈布雷指导,专门处理老蒋的机密往来电报,以蒋的秘书毛庆祥兼任组长,可谓军机重地。抗战胜利以后,委员长侍从室虽然名义上撤销,但各处各组都转划入国民政府主席直辖的军务局和政务局,权力仍然不小,比如侍一处就被改制为军务局,1948年再改称“总统府军务局”,仍以俞济时担任局长。

作为一个旧知识分子,陈布雷内心深处“士为知己者死”的封建思想很严重,到解放战争期间,他目睹了蒋政权的政治黑暗、官员腐败和失去民心,但仍然秉承从一而终的态度继续为蒋服务,当然,其所见所闻对内心的冲击和撕裂也是非常大的。他不介入派系倾轧,也不许自己的儿女从政,结果女儿陈琏1939年就秘密成为了共产党员,1946年曾遭逮捕,而老蒋却亲自下达了特赦令,这待遇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陈布雷嗜烟,恐怕也是敢在老蒋面前吸烟的少数几人之一,而且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也使他的健康状态每况愈下,他在给老蒋的遗书中曾经写道:“今春以来,目睹耳闻,饱受刺激,入夏秋后,病象日增,神经极度衰弱”。所以,陈布雷最终选择自杀身亡,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既有心理上的矛盾,也有身体上的痛苦,尤其是眼见大厦将倾而自己又无力回天的时候,或许“死谏”是唯一的解脱办法。

电影《大决战》里面陈布雷尝试劝谏老蒋的桥段也并非完全杜撰,从他的日记来看,抗战胜利以后老蒋越来越刚愎自用,根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所以他的劝谏更是无济于事。1948年11月13日,淮海战役打响一周后,万念俱灰的陈布雷在病情的折磨下,在南京寓所选择服用安眠药自杀,年59。

民国女子余美颜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

民国奇女子余美颜,自称4年和3000多男人上过床。

余美颜,1900年出生于广东台山。

家里有钱,是当地的名门大户。

父亲开典当行,天天有钱进。母亲是大家闺秀,饱读诗书。

余美颜幼年读圣贤书,少年进入新式学堂,还请了家教学钢琴。

人又聪明,中英文读写流利,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关键还不是一般的漂亮,天生丽质,美得令人发指。

无论走到哪里,背后都有人指指点点。

说媒提亲的踩破门槛。

但余美颜受新思潮影响,尤其看了很多西方的书籍,打定主意要自由恋爱。

17岁那年,她疯狂地爱上了邻村的一位帅哥。

两个人还互相取了昵称,渤海九少、南海明珠,经常私会。

这在余美颜父亲看来,是离经叛道的事。

一边把女儿看得死死的,一边加紧找人说媒,很快定了一门亲事。

余美颜想带九少私奔。

想带上你私奔

奔向最遥远城镇

想带上你私奔

去做最幸福的人

渤海九少死活不去,说不门当户对,自卑。

这是哪跟哪啊,又不是才知道不门当户对,渣男。

宝宝很生气,哼!

一气之下就同意了父母定下的亲事。

18岁嫁到了开平,隔壁县。

这回门当户对,据说夫家是当地首富,家族生意遍布海外。

夫君谭公子是“海龟”,长得也还好,又见多识广,思想前卫。

余美颜喜出望外,两人一拍即合,感情迅速升温,如胶似漆,搂搂抱抱,也不避嫌。

婆婆是旧式女人,当然看不惯,老“咳嗽”、给脸色,经常说些要恪守妇道之类的话。

宝宝不高兴了,但刚过门,也不好发作,又有爱人相伴,也还好。

不料婚后不久,生意出现问题,谭公子不得已远赴美国打理。

才结婚不久,余美颜哪里受得了,疯狂地给丈夫写信。

丈夫生意焦头烂额,开始还时不时回一封信,后来很久都没有只言片语。

余美颜心里没有生意,只有丈夫,只有书信,整天胡思乱想,心情糟透了,烦死了。

他是不是外面有人了,西方那花花世界?

我和他了解也不深,感情其实也不深,是不是抛弃我了?

是不是不爱我了?

本来婆媳关系就不好,这样一来就雪上加霜了,经常互相指桑骂槐的。

小姑子理所当然站在妈妈一边,二打一,余美颜每次都占下风。

余美颜终于发飙了。

有次明显故意碗没拿稳,掉在地上。

咣当!

婆婆桌子一拍:“耍什么小姐脾气!给谁看?这是我家!我家!”

啊?

原来这不是我家,我家在台山。

余美颜立马回娘家,要求父母为自己做主,离婚。

父亲一听,一顿训斥:“胡闹!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孝顺公婆,与小姑子和睦相处,是你应尽的妇道!”

在娘家得不到支持,马上回夫家也不好意思,余美颜很郁闷,就想去广州看看,散散心。

这样,过段日子再回夫家,面子上也好看些,等于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上海1843年才开埠,后来居上。

而广州1757年开埠通商时,是清朝唯一的对外窗口,最繁华的城市。

谁知天意弄人,这一去广州,就再也回不去了。

无巧不成书。

在她到达广州前一天,孙中山任命的海军总长程璧光被刺身亡,满城搜捕,排查可疑人员。

即使走在当时广州这样的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余美颜也是一个时尚潮人。

也就是说,一看就不像好人。

一进广州,就被逮住,作为可疑分子被拘捕。

当县长的姨父,费了好多周折,才把余美颜保释了出来。

这件事闹得四邻八乡都知道,谭家以“伤风败俗”为由,解除了婚约。

当时“休妻”的旧俗还是存在的,按旧俗,一个摩登女郎招摇过市就是“伤风败俗”,何况还坐过牢。

这时候,余美颜最需要的是亲情的温暖。

而对于余美颜的父亲来说,真是家门不幸,奇耻大辱。

子不教,父之过,同时也是教子无方。

父亲反省自己,从小把小棉袄宠坏了,任性,连洗衣做饭都不会,将来再嫁,也是个大问题。

于是,强行把余美颜送进了习艺所。

本来是一番苦心好意,谁知道一下把女儿推下万丈悬崖,送入鬼门关。

可怜天下父母心,能理解接受的有几人?

习艺所成立于1913年,1924年停办,是当时的一种“新式监狱”,类似于之前的“收容所”。

强制“劳动改造”,学习各种谋生技能,当时有摇纱、织布、织袜、木工、漆工、石印”等。

如下图,酱紫。

余美颜的学习期限是一年。

天哪,一年,一天都难过。

吃得又不好,还要干活。

这对一个从小养尊处优的千金大小姐,哪里受得了?

刚开始进去时,余美颜整天整天地哭,整晚整晚睡不着。

监仓有扇小窗,阳光照进来,可以看到无数尘埃,像小虫子一样自由飞舞。

余美颜有时一看几个小时,一个个去数。

数不清就重新数,数来数去眼眶就湿了,流下两行独立的泪水。

这更坚定她一直以来的信念,不自由,毋宁死!

她想不通,为什么出来“旅游”散散心,就是“伤风败俗”,就一脚把她踢出家门?

她更想不通,父亲为什么这样做?

想来想去,她把一切都怪罪于包办婚姻,怪罪于男权社会,她要报复。

一走出习艺所,她立即登报申明,断绝家庭关系。

这在当时也是“时尚先锋”。

从此开始了她混的日子。

一个人在外面,没有一个熟人,那还怕啥?

她穿泳衣,还在公共初年场所拍照留念。

那时的泳装照,在今天来看,极为保守。

但当时就辣眼睛,就像30年前我们第一次看到三点式一样。

她脚踩高跟鞋,身穿艳丽的服装,频繁出入舞厅、赌场、酒会等。

无数达官贵人、少爷公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但她似乎骨子里流淌着高贵的血液,对爱情仍然抱有一丝憧憬。

遇到喜欢的男人,就陪他过夜。

不喜欢的,再多钱也不过夜,或者故意开出天价。

一次一位熟悉的有钱大爷提出包夜,说好3000大洋的天价。

大爷一大早屁颠屁颠地跑过来,却只先付一半的“首付”。

说忘记了,没带够钱,剩下的以后补上,没说分期,一次性补交。

余美颜一声冷笑,推开大爷,转身打开窗户,把1500块大洋天女散花般全部撒到马路上。

旅馆在闹市,华灯初上,天降横财,路人跳起来抢。

这就是著名的“撒钱事件”,一时轰动广州,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慢慢,3个和她一样的“前卫”女子走到了一起,时称广州“四大金刚”。

她们的口号是:“恋爱自由、性爱自由”。

余美颜是四大金刚之首,大姐大。

大姐大的标志是头戴一朵大红花,江湖人称“红花教主”。

人一旦成团,抱团取暖,就仿佛获得一种格外的力量,格外大胆,格外放肆。

加上大手大脚惯了,需要的钱越来越多。

于是就破罐破摔,毫无顾忌,有钱就上床,不再管喜不喜欢,不再有“撒钱的壮举”,1500大洋其实已经是“豪华版”了。

她们的口号实际已变成:“性爱自由、财富自由”。

这时候,她实际已经灵魂出窍,只剩下一具肉体,被称为“民国第一欲女“。

后来她写了一本书《摩登情书》,又名《浪漫情书》。

说她就在21-24岁这短短4年间,疯狂地与3000多个男子上过床。

1925年,她遇到真爱。

余美颜25周岁,在当时是妥妥的大龄剩女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南海县县长的儿子,邂逅余美颜,惊为天人。

这位“官二代”英俊潇洒,不断地给余美颜送钱送鲜花送甜言蜜语。

哼,男人!

余美颜阅人无数,早已不相信爱情。

见多了,下一位。

余美颜“真爱”遇的多了,尤其是20岁那年,偶遇何姓港商,直接闪婚。

本来是逢场作戏,陪酒吃饭,港商好奇,问起了余美颜的身世。

余美颜如实“招供”,讲着讲着,不禁悲从中来,哭得梨花带雨。

又喝了酒,面若桃花,显得格外楚楚动人。

港商40来岁,大叔,怜香惜玉之情油然而生,发誓要用生命保护美人。

那一刻,美人靠着坚实的胸膛,感到久违的安全。

很快余美颜答应了何姓港商的求婚,做了港商的二房,去了香港。

余美颜梅开二度,一时如鱼得水,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可是好景不长。

余美颜花销太大,老公很快受不了。

登报声明,说余美颜“放荡不羁,挥霍无度”,解除了婚姻。

说好了用生命保护的呢?

话还是热的,转眼凉凉。

商人重利轻别离,梦啼妆泪红阑干。

旧伤未愈又遭补刀,伤口上撒盐,余美颜那个痛啊、那个恨啊。

哼,男人!

从此彻底不相信爱情,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四大金刚的疯狂放纵。

但这次似乎还是有点不同。

之前遇到何姓港商时,于美颜还有一丝高贵与矜持,不随意上床。

现在的余美颜已经“老少通杀”,“臭名远扬”。

南海县就在广州隔壁,“官二代”不会不知道,但还是发誓非她不娶。

这样一想,似乎有点像真的哈。

“官二代”不仅口里叫得甜,一口一个心肝,一口一个宝贝,做得也极为暖心。

余美颜早餐最喜欢吃新鲜陈村粉。

陈村粉现在是一道广府名菜,当时还诞生不久,但已经名震南粤。

清末民初,顺德陈村人黄但创制出一种以薄、软、滑、爽为特色的米粉,当地人称之“粉旦(但)”。

一般米粉厚度约1毫米,陈村粉只有0.6毫米左右,而且米香浓郁,韧性Q弹。

当时没有冷链物流,连广州也很少吃到陈村粉。

广州到顺德有近百里,“官二代”弄了一匹马,半夜鸡叫就起床,快马加鞭。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官二代”还亲自下厨煮,热气腾腾地双手奉上原产地有机绿色食品。

余美颜或许是厌倦了物欲横流,或许是“卿本佳人”,居然迎来心动时刻。

都说金钱买不到爱情,米粉似乎可以。

舔狗,真是这世界上的一道光。

余美颜这块拒绝融化的冰,禁不住爱的光芒,居然开冻了。

“官二代”弄了一套乡村别墅金屋藏娇,两人开始同居试婚。

余美颜暗暗下定决心,重新做人,生一堆孩子,相夫教子。

幸福的时光啊,总是不肯久留。

“官二代”老爸县长大人知道了,气得鼻毛倒竖。

二话不说,立即派警员把儿子“缉拿归案”,关了起来。

余美颜为爱出征,挺身而出,找县长理论。

县长避而不见。

县长夫人说,只要还了她儿子为余美颜花的20000大洋,就同意他们结婚。

能够用钱解决的都是小事。

余美颜很快筹到钱,交到县长夫人手里。

这时,县长大人出面了,说要按照“土娼”的罪名,将余美颜缉拿归案治罪。

县长夫人说,只要以后不骚扰她家的儿子,就放余美颜一马。

余美颜一脸懵逼,不知说啥,还是太年轻。

套路,都是套路。

余美颜受此暴击,决定远走他乡,离开这伤心之地,越远越好。

她漂洋过海,来到美国旧金山,却意外偶遇前夫谭公子。

命运,绕半个地球,画了一个大圆,缘分哪。

余美颜觉得这是天赐良缘,提出破镜重圆。

没料到,前夫一口回绝,想都没想。

余美颜终于意识到,自己坏透了顶,再也回不到从前。

1927年,余美颜回国,去尼姑庵出家做了尼姑。

或许,这是她最好的归宿吧。

又万万没料到,那个“官二代”一直在找余美颜。

找啊找,终于到尼姑庵来了,要求重续旧情,为了防止父母再次干涉,这次直接私奔。

私奔?

余美颜眼里似乎闪过一丝微光,她想起初恋想和渤海九少私奔的事。

但余美颜已心如死灰。

哀莫大于心死。

“官二代”天天来,苦苦相求,甚至在门外长跪不起。

尼姑庵的师太,觉得余美颜尘缘未了,再加上佛门净地,总被“官二代”骚扰,一气之下,就把余美颜赶出了佛门。

1928年4月19日深夜,余美颜乘坐“加拿大皇后”号邮轮,从香港去上海。

在吴淞口纵身一跃,魂归大海,年仅28岁。

余美颜去上海,本来是拍电影的。

之前的姐妹、四大金刚之一杨耐梅,在上海当电影明星了。

杨耐梅是我国第一位电影制片人,自己成立电影公司。

计划以余美颜为原型,拍一部电影,由余美颜真人出镜主演。

余美颜欣然同意,说:

“吾放荡十年,负辱深重,此行来沪求以投身银幕,留一纪念,使社会一般青年得识余之真面目,或不至于蹈余覆辙。”

余美颜也许也想借此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但就在夜上海就在眼前时,选择跳海自杀。

后来电影《奇女子》由杨耐梅演余美颜一角。

左三为杨耐梅演余美颜

永远没人知道,余美颜为什么突然选择一死了之。

也许是没有勇气面对吧,自己演自己。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没有岁月可回头。

也许是临近渤海湾,想起初恋渤海九少?

也许没有也许。

但对初恋念念不忘是肯定的。

她留下两封遗书,一封是她写给全国女同胞的,一封则是留给她的初恋情人渤海九少。

余美颜在遗书中写道:

“在此污浊万恶之社会,浮沉十载。有奇,虽阅人甚多,终未能结朱陈之好,前虽钟情渤海九少,奈为家长所阻,终失所望。”

历经人间辛酸,看透世间炎凉,她或许理解了渤海九少当初的懦弱,私奔也是没有好结果的,所以她也没同意和“官二代”私奔。

初恋,总是那么难忘,最纯最纯。

而当初晶莹剔透的“南海明珠”,却已经在社会的大染缸里滚得污七八糟,再也回不到从前。

余美颜在遗书中写道:

“留此残生一无所用,决然立意毕命,离此污浊世界,还我清净本来。”

“颜,不幸生于此青黄交接时代,自小凭媒妁之言,听父母之命……”

没人能超越历史,似乎是时代的悲剧。

都说,时代一粒尘埃压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固然没错,但同样的时代,总有人活得好有人活得不好。

人生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幸福,而幸福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人会跟原始社会去比,甚至乞丐也不会和首富去比。

而且,古代包办婚姻也有幸福家庭,现在自由恋爱离婚率高到吓人。

民国很多奇女子,但像余美颜这样的奇女子,也就这一个。

似乎又是一个偶然。

如果谭公子不去美国;

如果婆媳关系好;

如果去广州不碰巧海军总长被刺杀;

如果不被送到习艺所;

如果何姓港商真的用生命保护美人;

如果不遇到情种“官二代”;

如果县长夫妻不演出那么一曲双簧;

如果不偶遇前夫;

如果在尼姑庵不被“官二代”找到;

如果不被赶出佛门;

如果不坐船去上海拍电影;

甚至或者如果不是临近渤海湾想起渤海九少、突然一种情绪涌上心头‘;

余美颜都可能不会跳海自杀。

但仔细分析这么多“如果”,似乎只有海军总长被刺才是真正的“如果”,其他如果都不是“如果”,都是一种必然,就算没有那些“如果”,也会有别的“如果”。

那是不是海军总长被刺的“如果”,导致余美颜最终自杀的悲剧呢?

似乎是,但反过来,如果是别的女子碰到这个倒霉事,也会走余美颜那条路吗?

显然不会。

事在人为,所有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自己的问题。

关键在于自己怎么想,怎么想才会怎么做。

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

余美颜是个什么态度呢?

她在遗书里写道:

“少识之无,误解自由,竟任性妄为。”

对自由的误解,是余美颜悲剧的根源。

悲剧是必然的,就算没有碰巧遇到海军总长被刺,天长日久,总会碰到别的什么事情,然后成为放纵的借口。

从来没有随心所欲的绝对自由,只有置于法律和公序良俗之下的相对自由。

有些人误解了自由,以自由的名义,干着违法和伤天害理的事。

明明就是纵欲,却美其名曰“自由”。

所谓“自由”,所谓“爱”,成了很多人“干坏事”的遮羞布。

余美颜“误解自由”,必然“任性妄为”,必然是一条不归路。

余美颜在遗书最后写道:

"来世或可做一纯洁女子,得到真正自由。”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戴笠的女人和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残忍的杀人犯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83666585@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热门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