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与西厂?古代太监为什么分东厂和西厂?
- 2023-05-01 20:09:16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东厂与西厂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东厂与西厂的知识,包括古代太监为什么分东厂和西厂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关于东厂西厂的厂字是什么意思
东厂,官署名。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东厂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其分支机构远达朝鲜半岛。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西厂是明朝特有的官署名称,全称"西缉事厂"。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后因遭反对,被迫撤销。正德元年短暂复开五年后又被撤销。西厂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受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的节制。西厂作为一个短命的特务机构,前后只有两任提督,分别是汪直和谷大用。
东厂西厂区别
1.东厂的侦缉范围非常广。朝廷会审大案、锦衣卫北镇抚司拷问重犯,东厂都要派人听审。朝廷的各个衙门都有东厂人员坐班,监视官员们的一举一动。
2.西厂的成员和东厂一样都是由锦衣卫中选拔出来,明宪宗钦定西厂所领缇骑(即锦衣卫校尉)的人数要比东厂多一倍,又把东厂与锦衣卫的职权包揽起来,它的职权比东厂和锦衣卫更大。
3.西厂的职务是侦查民臣的言行,并可以对疑犯进行拘留、用刑,西厂又把监狱以及法庭混为一体,而且可随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请。
古代太监为什么分东厂和西厂
中国前期的宦官不一定都是宦官的,在东汉以后才完全使用宦官来做宦官,唐甄在《潜书》中这么描绘过宦官,“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听之不似人声,察之不近人情。”
这无异于近乎灭人道的糟蹋,到了明朝时分,宫殿内设十二监二十四衙门,领头者是掌印宦官,全部是由宦官出任。低阶宦官名“少监”,“中监”,高阶宦官才是“宦官”:后来成了对宦官的统称。锦衣卫来源于朱元璋所设的拱卫司,是皇帝的私人卫队二十二卫之一,直到后来被单独独立出来,一方面承继了“侍卫”该有的职责,一起又担任起间谍,隐秘查询作业,
锦衣卫被皇帝给予了侦查,抓捕,审问等一切权利,他们由直接听命于皇帝,而且指挥使不上宦官掌管的,这是明代间谍机关仅此一个,别无分店。西厂是西厂受明宪宗朱见深的需要与成化年间建立,由明宪宗的亲信宦官汪直为西厂首领。
西厂的建立源于民间出现了狐妖的传说,这个传说严重影响了百姓的平时日子,明宪宗便让汪直建立西厂前去打探。汪直为人精明,在很短的时刻内就找到了狐妖的伪装者,而且还给皇帝带回了许多隐秘消息,深得朱宪宗的喜欢。西厂便由此建立,西厂急功好利,在短短时刻,名誉和影响力就超过了东厂。可是存在的时刻较短,只是5个月便被斥逐。
西厂只是短时间组成组织地位低下
东厂之前是和锦衣卫享有平等位置,后来,东厂位置高于锦衣卫。而西厂作为明朝廷暂时的组织,它的影响力和位置天然不行与东厂比较。
不得不提一下宦官第一人:论宦官的势力,魏忠贤肯定是能够拿第一,这是个最坏最有才能的宦官,尽管一开始过了些苦日子,可是这家伙在登上高位以后能把任何人架空祸害致死,并建立足以和任何王侯将相来抗衡的坏人,他的党徒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等,魏忠贤的手下还为魏忠贤建立生祠,一名宦官竟然为了举高他主张在国子监缔造生祠,把魏忠贤与孔子并论。从结局来说魏忠贤亦名副其实第一,死的也不算太丑陋,自杀的。
明朝的东厂、西厂是如何分工的
东、西厂以及内行厂,还有锦衣卫形成中国明代的厂卫制度,是为了将强中央集权,直属皇帝的侦讯机构,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与皇帝的重视程度。
机构的形成最早成立的是锦衣卫,由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置,特令掌管刑狱,赋有巡察缉捕之权,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秘密审讯。
其次成立的是东厂,由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置,全称“东缉事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除了有巡察缉捕之权之外,还有监视锦衣卫的意图。
第三成立的是西厂,由明宪宗朱见深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增设,全称“西缉事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其权力超过东厂,之后经历了撤销、短暂恢复后又被撤销。
最后成立的是内行厂,是在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初年(1506年),由大宦官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设置,又叫“大内行厂”、“内厂”、“内办事厂”,自成系统,侦缉范围比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三个特务机构还要大,除监察臣民外,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也在监察之列。
终明一朝,只有锦衣卫、东厂制度持续到明朝灭亡;西厂从设置到最终撤销经历约十年时间,内行厂从设置到最终撤销经历约五年时间。成化十三年(1477年)设立西厂,首任提督汪直,成化十八年(1482年)随着汪直被调出京城被撤销,正德元年(1506年)再次复开西厂,由太监谷大用出任提督;同年由于大宦官刘瑾与执掌东、西厂首领不合,另行设立内行厂,权利在东、西厂之上,正德五年(1511年),随着刘瑾倒台,明武宗下令撤销西厂和内行厂。
东、西厂的区别东、西厂并行总共约有十年时间,分前后两个五年阶段。
第一个五年阶段:从成化十三年(1477年)至成化十八年(1482年)。
西厂是成化年间,随着京城内出现“妖狐夜出”的神秘案件出现,以及妖道李子龙用旁门左道网罗一批官员、宦官意图不轨,明宪宗朱见深感到消息闭塞,就让身边小太监汪直出道宫外打探消息,结果让明宪宗朱见深很满意,随之成立了西厂。由汪直出任首任提督,军官主要从锦衣卫中选拔,然后这些人再自行选置部下,短短几个月内,西厂人员极度扩充,其势力甚至超过了东厂。
西厂的职能与东厂基本重合,主要负责巡察缉捕、刺探消息,由皇帝亲信宦官担任首领,直接对皇帝负责。因此,东、西厂的权利大小主要取决于皇帝对首领宦官的宠信程度,无疑西厂的汪直更的明宪宗朱见深宠信。汪直利用西厂拼命的构置大案、要案,打击京内外官员,后来随着汪直权力极度膨胀,引起皇帝朱见深的警觉,在其后的权力角逐中,汪直失败,被调出京城,西厂也随之解散。
总体来说,在这个阶段,东厂在一定程度上一直受到西厂制约而存在。
第二个五年阶段:从正德元年(1506年)至正德五年(1511年)。
宪宗的孙子武宗朱厚照继位后,大太监刘瑾掌权,宦官势力再度兴起。西厂重新设立,首领为“八虎”之一谷大用,而东厂首领则为“八虎”之一马永成,东、西厂皆受“八虎”之首刘瑾的指挥。此时,东、西厂互相制约,两位首领都受新皇帝朱厚照的宠爱,彼此争权夺利、互相拆台,与刘瑾也充满矛盾,刘瑾另行设立了内行厂由本人直接统领,其职能与东、西两厂一样。由于刘瑾朱厚照的宠爱,所以内行厂权利范围在东、西厂之上。
总体来说,在这阶段,东、西厂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争宠,同时受到内行厂约束,彼此之间权利平行。
明朝的东厂、西厂、锦衣卫分别是干嘛的哪个的势力最大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除了东厂,西厂,锦衣卫,还有大太监刘瑾建立的内行厂,合称「三厂一卫」。「厂卫」制服是明朝特务政治的典型代表,既巩固了皇权,也是明王朝最终覆灭的重要推手。
长寿的锦衣卫「卫」和「所」是明朝的军事单位,一卫约5600人,卫下设所。跟在皇帝身边的当然得衣冠华丽,「锦衣卫」之所以得此美名也就不难理解了。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十八年设立锦衣卫,清顺治二年废止。如果延伸至1661年南明小朝廷的锦衣卫指挥使在「咒水之难」中被杀,锦衣卫共存在约290年,果然坏人都长寿。锦衣卫首要的职责是负责皇帝的安保和车驾仪仗,类似于清朝的御前侍卫及銮驾的管理机构「侍卫司」和「銮仪卫」。锦衣卫首领称锦衣卫指挥使,为皇帝宠信武将担任,正三品官职,如同现在的正厅级。
锦衣卫的另一个有效职责是搜集刺探情报,特别是针对境外的军事情报。明朝初年明军对北用兵的各种胜利,锦衣卫都立下功劳,包括万历年间的朝鲜战争,锦衣卫也收集了不少日军的情报。仁宣时期的罢边政策,锦衣卫的情报功能被忽视是导致「土木堡之变」发生的重要原因。
锦衣卫最黑暗的地方在于监察百官,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明朝初期的胡惟庸案,蓝玉案等大案要案,锦衣卫的身影都闪烁其中。
锦衣卫之所以存在,是明朝皇帝加强中央集权的考虑,锦衣卫直接对皇帝负责,侦查,逮捕和审问不用经过常规的司法程序,绕开文官集团,高效的为皇帝服务。
明朝大太监的温床——东厂(明成祖朱棣)宦官专权历朝历代都有,但臭名昭著街知巷闻的大宦官。明朝尤其多,如刘瑾,严嵩,魏忠贤,王正,汪直,谷大用等。这些大太监之所以能够赤裸裸的走上政治前台,便与东厂的建立息息相关。
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用武力从建文帝手中夺取了皇位。当时一些建文帝的旧臣士大夫对此并不满意,议论之声四起,朱棣对此也心中不安,对这些大臣也不信任。锦衣卫虽然为皇帝服务,但毕竟属于外官,使用起来并不方便。朱棣需要一个能直接完全为自己所掌控的组织,东厂应运而生。
东厂全称「东缉事厂」,东场并不全是太监,其首领由太监担任,称为东厂掌印太监,其属官及麾下从锦衣卫中挑选。其功能与锦衣卫大致相同,但地位在锦衣卫之上,有时锦衣卫老大碰到东厂老大,前者还得向后者下跪行礼。
前朝的太监大多用控制皇帝和内廷来控制朝局攫取权力,而明朝的太监手中则拥有一支精干高效残忍的武装力量。这支力量四通八达组织严密,所以明朝的大太监比前朝更加随心所欲,更加残忍黑暗。
短命的西厂(明宪宗朱见深!)比起锦衣卫和东厂,西厂算是后浪。于明宪忠朱见深成化十三年设立,而它的设立也是机缘巧合,也可说是心血来潮。
成化十二年,京城出现妖狐案件,同时有妖道以旁门左道迷惑众人,结交权贵,并能出入宫禁,后锦衣卫发现,该妖道伏法。
有传言称此人有行刺皇帝之嫌,于是朱见深心中不安,觉得到处都有危险,便令太监汪直设立西厂,从锦衣卫中挑选干练人员,为自己打听宫外情况消息。汪直为了讨好皇帝,肆意编织各种消息,博得朱见深信任。后正式设立西厂,位置更在东厂之上,其职责和行事手段与东厂大致相同。大太监刘瑾为了控制并管理东西厂及锦衣卫,又设立内行厂。
不过西厂虽是后起之秀,也深受皇帝信任,但相比东厂和锦衣卫两位老前辈和老寿星,西厂设立五年后即被废止。
明朝是中国皇帝制度走向集权的巅峰时代,东厂西厂锦衣卫作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绕开正常的司法程序和文官集团,直接对皇帝负责。他们在巩固皇权的同时,也使得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冤假错案频发,也加剧了明王朝的崩溃和覆灭。OK,关于东厂与西厂和古代太监为什么分东厂和西厂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83666585@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