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最有特色的是什么
- 2023-07-17 16:21:58
1、土家族最有特色的是什么?语言文字: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
2、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只有湖南的永顺、龙山、古丈等聚居地区,还完整地保留着土家语。
3、本民族无文字,通用汉文。
4、居民:土家族爱群居,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
5、土家人采取倚山建房,一般为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
6、建房要求背有靠山,面有向山。
7、一般是四列三间,居中的一间要设祖先神位。
8、正侧左右两房住人,多为两小间,叫住“小二间”。
9、小二间前设火铺,火铺中间置火炕,火炕用于取暖的煮饭,火炕上放着铁制三角架。
10、火炕上空吊有炕架,用以烘炕物品。
11、特别是春节之前,用以烘炕腊肉和香肠等物现在保留亦有。
12、服饰:土家族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
13、“过赶年”,即提前l~2天过年,是其重要节日。
14、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
15、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16、习俗: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
17、有“哭嫁习惯”习惯。
18、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
19、开始是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
20、直到哭的口干舌噪,两眼红肿。
21、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22、宗教信仰:受汉族影响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
23、这些神不是他们自己的神。
24、过去有巫师驱鬼。
25、有的地方信道教。
26、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十五也要进行小敬。
27、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
28、有的在每餐饭前,先用筷子夹少量的菜插在饭上敬默一会儿,表示请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始食用,农历六月六日为祭土王,每个村寨都要设摆手堂,将猪头、果品等祭品放摆手堂前。
29、十月朔日祭冬,宰鸡鸭设筵宴客。
30、此外,土家族还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时祭鲁班,祭品除酒肉外,还要一只大公鸡。
31、饮食习惯: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
32、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
33、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
34、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35、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
36、有时也吃豆饭,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37、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
38、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
39、豆制品也很常见,如豆腐、豆豉、豆叶皮、豆腐乳等。
40、尤其喜食合渣,即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即可食用。
41、民间常把豆饭、包谷饭加合渣汤一起食用。
42、土家族的饮酒,特别是在节日或待客时,酒必不可少。
43、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梁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
44、典型食品:土家族人最爱吃粑粑(糍粑)腊肉、油茶等食品,还有合菜;团馓;绿豆粉(米粉);油炸粑。
45、文化: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
46、“摆手舞”是流行的古老的集体舞,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方面的70多个动作。
47、是与祭祀祖先、乞求丰收相联系的。
48、不论什么盛大的聚会,都要跳的。
49、“摆手”选阴历单日开始,持续的天数也是单数。
50、一般三天、五天、七天。
51、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九或三月初三,参加的人数有上万人。
52、节奏鲜明、动作优美、朴素、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53、史诗、山歌最为著名。
54、土家族文学以叙事诗、山歌及跳摆手舞时所唱之摆手歌等最为著名。
55、摆手歌有大摆手歌和小摆手歌之分,大摆手歌具有史诗性质;小摆手歌多为苦歌、恋歌,系抒情性作品。
56、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山乡风味。
57、长篇叙事诗《锦鸡》是四句头民歌的组合体,用男女对唱方式表现,它以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
58、生活: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方面,刺绣、编织比较有名,土花铺盖尤为著名。
59、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
60、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坝漆”,都是饮誉中外的名产。
61、“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民族工艺中的一朵奇葩。
62、又称“打花铺盖”,它是一种土家锦。
63、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列。
64、节庆:土家族以过四月六月六和土家年为主要节日。
65、最隆重的是过土家年,俗称过“赶年”,即赶在汉族过年的前一天进行,大年为腊月二十九,小年为腊月二十八。
66、扩展资料: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
67、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张家界市的慈利、桑植等县,常德市的石门等县;湖北省主要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建始、巴东、恩施、利川等县市,宜昌市的长阳、五峰两县;重庆市主要分布在渝东南的黔江、酉阳、石柱、秀山、彭水等区县;贵州省主要分布在黔东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县。
68、语言文字: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
69、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只有湖南的永顺、龙山、古丈等聚居地区,还完整地保留着土家语。
70、本民族无文字,通用汉文。
71、居民:土家族爱群居,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
72、土家人采取倚山建房,一般为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
73、建房要求背有靠山,面有向山。
74、一般是四列三间,居中的一间要设祖先神位。
75、正侧左右两房住人,多为两小间,叫住“小二间”。
76、小二间前设火铺,火铺中间置火炕,火炕用于取暖的煮饭,火炕上放着铁制三角架。
77、火炕上空吊有炕架,用以烘炕物品。
78、特别是春节之前,用以烘炕腊肉和香肠等物现在保留亦有。
79、服饰:土家族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
80、“过赶年”,即提前l~2天过年,是其重要节日。
81、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
82、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83、习俗: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
84、有“哭嫁习惯”习惯。
85、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
86、开始是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
87、直到哭的口干舌噪,两眼红肿。
88、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89、宗教信仰:受汉族影响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
90、这些神不是他们自己的神。
91、过去有巫师驱鬼。
92、有的地方信道教。
93、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十五也要进行小敬。
94、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
95、有的在每餐饭前,先用筷子夹少量的菜插在饭上敬默一会儿,表示请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始食用,农历六月六日为祭土王,每个村寨都要设摆手堂,将猪头、果品等祭品放摆手堂前。
96、十月朔日祭冬,宰鸡鸭设筵宴客。
97、此外,土家族还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时祭鲁班,祭品除酒肉外,还要一只大公鸡。
98、饮食习惯: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
99、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
100、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
101、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102、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
103、有时也吃豆饭,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104、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
105、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
106、豆制品也很常见,如豆腐、豆豉、豆叶皮、豆腐乳等。
107、尤其喜食合渣,即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即可食用。
108、民间常把豆饭、包谷饭加合渣汤一起食用。
109、土家族的饮酒,特别是在节日或待客时,酒必不可少。
110、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梁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
111、典型食品:土家族人最爱吃粑粑(糍粑)腊肉、油茶等食品,还有合菜;团馓;绿豆粉(米粉);油炸粑。
112、文化: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
113、“摆手舞”是流行的古老的集体舞,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方面的70多个动作。
114、是与祭祀祖先、乞求丰收相联系的。
115、不论什么盛大的聚会,都要跳的。
116、“摆手”选阴历单日开始,持续的天数也是单数。
117、一般三天、五天、七天。
118、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九或三月初三,参加的人数有上万人。
119、节奏鲜明、动作优美、朴素、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120、史诗、山歌最为著名。
121、土家族文学以叙事诗、山歌及跳摆手舞时所唱之摆手歌等最为著名。
122、摆手歌有大摆手歌和小摆手歌之分,大摆手歌具有史诗性质;小摆手歌多为苦歌、恋歌,系抒情性作品。
123、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山乡风味。
124、长篇叙事诗《锦鸡》是四句头民歌的组合体,用男女对唱方式表现,它以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
125、生活: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方面,刺绣、编织比较有名,土花铺盖尤为著名。
126、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
127、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坝漆”,都是饮誉中外的名产。
128、“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民族工艺中的一朵奇葩。
129、又称“打花铺盖”,它是一种土家锦。
130、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列。
131、土家族的特色饮食有有粑粑、腊肉、油茶、合菜、团馓等。
132、土家族喜欢饮酒,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粱酿制的甜酒和咂酒。
133、咂酒是把薛曲和杂粮置于坛中密封,少则半年,多则三年,久之成酒。
134、待客人到来时,取置堂案正中,以细竹通节为竿,插坛底,堂中置案,两旁分放鸡、鸭、鱼、肉等,各置筷子一双,而不设坐,由主妇开坛,主人请客人上前依次轮流咂酒,后举筷而食,彼此不以为嫌,边吸边食,边唱边跳,载歌载舞,甚为热烈。
135、土家族的传统节日:土家族民间非常重视传统节日,自年始至年终,可谓月月有节。
136、正腊月间的年节(过赶年)、元宵节,二月社日、花朝节,三月寒食节、清明节,四月初八牛王节,五月端午节,六月初六向王节,七月乞巧节、女儿会、月半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十月初一“寒衣节”等等,都是较为重大的节日。
137、在众多节日中,以“过赶年”最具特色,现只有部分地区保留这一习俗。
138、过赶年,也称过蓑衣年,即逢月大腊月二十九过年,月小腊月二十八过年,因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故名。
139、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83666585@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