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 > 关于仁的故事 20字格言仁的故事

关于仁的故事 20字格言仁的故事

  • 2023-05-02 13:52:08

关于仁的故事 20字格言仁的故事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关于仁的故事,以及20字格言仁的故事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小国之智不如大国之谋的故事
  2. 20字格言仁的故事
  3.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的故事
  4. 恻隐之心之端也的故事
  5. 孟轲讲仁故事概括

小国之智不如大国之谋的故事

古人常说大国以仁,能以大事小,小国以智,能以小事大,是颇有一番道理的。

大国虽身强力壮,但不能恃强凌弱,以大欺小,而要以诚信有礼的态度对待小国,否则只会触犯众怒,给自己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20字格言仁的故事

故事1

主人养的母鸡每天下一个蛋,主人为了让鸡多下蛋就使劲喂食,结果鸡吃胖了,却一个蛋也下不了。

寓意: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结果连现有的都失掉了。

故事2

有人问大仲马说:你为什么可以泰然步入晚年呢?他大不以为然地反驳说:我花尽了一生的时光才活到了今天。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的故事

出自《孟子·离楼上》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孟子说:“夏商周三代得天下是由于仁,失去天下是由于不仁。诸侯国家的兴衰存亡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天子不仁,不能够保有天下;诸侯不仁,不能够保住国家;卿大夫不仁,不能够保住祖庙;士人和平民百姓不仁,不能够保全身家性命。现在的人既害怕死亡却又乐于做不仁义的事,这就好像既害怕醉却又偏偏要拼命喝酒一样。”

恻隐之心之端也的故事

孟子在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任何一个人看到小孩子将要掉下河去,都会感到惊惧心疼,孟子把这种惊惧心疼的心情叫做恻隐之心。孟子说,产生恻隐之心的人,首先,他并不是想要纳交于孩子的父母,不是想从它们那儿得到酬报,得到好处;其次,他也不是为了邀誉乡党朋友,获得热心救人的好名声,最后,他也不是因为孩子如果掉到井里面,其哭声将使他产生一种生理上的反感。总之,他不是为了自己的感觉,或为了名利心而产生“怵惕恻隐”之心的,这一恻隐之心超越功利的纯粹的善。这种善的道德价值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它甚至不以随后的行为为转移,更不以行为的效果为转移。

孟子把这种恻隐之心称为“仁之端也。”仁在儒家思想里面往往是所有道德原则的总称,在儒家看来,道德的根源正在于这种对他人痛苦的不能忍受、不能漠视的心情。这种心情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同情心,据说,儒家推崇的圣人舜,想到有人掉在水里很痛苦,就好象自己也很痛苦一样。

人们常说同情是脆弱的,但这种脆弱的情感却蕴涵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动物可能也会有互助互救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大多出于本能,而不是出于道德情感。同情另一个人的苦难,首先必须知道这个人确实很痛苦,而要知道这一点,又必须自己感觉过痛苦。所以,当我们同情他人痛苦时,实际上是把他人当做同我们一样的人,这里面就有对他人尊重的意思,就有道德的成分。我们确实是由自己的痛苦而知道他人的痛苦的。人在身体方面有大致相同的感受:“口之于味,有同嗜也。”我们对之表示同情的他人的痛苦,一般是我们曾经遭受过的,或者由此及彼而能预感到推知到的,我们对这些痛苦的同情程度,也常常和我们体现这些痛苦的强烈程度成正比,而有些我们尚未经历过的痛苦,我们却甚至可能不知道去同情,直到我们自己也经历这些痛苦。

同情或恻隐的逻辑推理过程往往是这样的:我是人,我以外的其他人也是人,我会痛苦,别人也会痛苦。所以我应该通过行为减轻他人的痛苦,这种行为是道德的。这种论证在逻辑上是不严谨的,从我会痛苦不一定能推导出别人也会痛苦,从我痛苦别人也痛苦也推导不出我应该采取行动减轻别人的痛苦或者帮助别人摆脱痛苦。

人的身体总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的,身体和身体之间存在着差距。虽然大致相同,但却有断然的分别。你的身体就是你的身体,我的身体就是我的身体。一个人无论这样爱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他也完全不可能感受他所爱的人的痛苦,他不可能以自己的痛苦来取代,来消除他所爱的人的痛苦。因而同情或恻隐之心有其脆弱的一面。

尽管别人的痛苦感受与我的痛苦感受大致相同,但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他那里,我并不会感到同样的身体痛苦,为什么要设身处地,把他的痛苦也看成我的痛苦呢?我可以要推己及人?但是为什么一定要推己及人呢?所以,有人说,恻隐之心除了身体感受相似性外,另有来源。一个人经历的痛苦多,他很有可能因为对痛苦感觉敏锐而富有同情心,但也有可能过多的痛苦使他变得很冷酷,所以以身体感受的相似性来论证恻隐之心逻辑上不严密。有些思想家认为,一个人是否有恻隐之心,是一个人的天性,这种天性是人的本心、本能,良知、良能,你只能感觉到,但是不能进行论证。

孟轲讲仁故事概括

听说魏惠王出重金招集贤才,出身于邹(今山东邹城东南)地的有个叫孟轲的人也来到了魏国.

孟轲出身贫苦,与母亲相依为命.寡居的母亲对他从小严格要求,并且用孔子的一套仁义、礼乐来教育儿子.传说为了让儿子学好,将来有出息,孟轲的母亲曾三次搬家,选择好的邻居.孟轲长大后,又跟孔子的孙子孔学习儒道.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张行“王道”、施“仁政”来治理国家,统一天下.

魏惠王听说孟轲来了,亲自赶到都城的郊外去迎接,用接待上宾的礼节招待他.第二天,魏惠王请孟轲谈谈怎样才能给魏国带来利益.孟轲却说:“我是仲尼门下的弟子,只知道仁义,不知还有利这件东西.”

魏惠王想效法秦国用霸道来富国强兵,见孟子连利都不肯谈,就觉得他太迂了.于是客客气气地打发他走了.

孟轲见魏惠王不用他的“王道”,就又去宋、滕等国游历.但宋、滕是小国,在当时已夹在大国中间朝不保夕,因此,根本无法推行自己的一套主张.这样,孟轲又到了齐国.

齐宣王接纳了他,让他当了齐国的客卿.一天,齐宣王召孟轲去谈政治.宣王道:“以前齐桓公、晋文公称霸诸侯的事,您给我谈谈好吗?”

孟轲还是回答说:“孔子的门徒,不谈齐桓、晋文霸道的事.只是用仁爱之心对待百姓,讲王道,天下就能统一、安定.”

齐宣王见他这样说,就又问道:“那么,像我这样的国君可以用仁爱之心去实行王道吗?”

“当然可以.”

“你怎么知道我可以呢?”

孟轲说:“我听说有一次有人牵着一头牛走过,您见了,问:‘将牛牵到哪里去?’牵牛的人回答说:‘杀了它用牛血涂钟祭祀.’您就说:‘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它那索索发抖的样子.’牵牛的人问:‘那么,就不用血涂钟祭祀了吗?’您说:‘怎么不涂呢!用一头羊来代替它吧.’不知有没有这样的事?”

“是的,有这件事.”齐宣王回答说.

“这就说明您有仁爱之心.”孟子乘机说,“君子对于禽兽,看见它们活着,不忍心见它们死去;听到它们的声音,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都离得厨房远远的.可那些不了解您有仁爱之心的人,还会说您是小气呢!”

齐宣王被孟子说得心里舒服极了,就又问:“那么,我也能施‘仁政’了?”

孟轲说:“当然能.其实,施仁政并不难.比如说要一个人挟了泰山跳过北海,他说不能,这是真的不能;但如果叫他去为一个老人折一根树枝做拐杖,他说不能,这不是不能,是他不愿意去做.现在大王施仁政,就像叫一个人去折根树枝那样,是能够办到的.”

“那么,您的仁政怎样施行呢?”齐宣王又问.

孟轲说:“这也很简单,只要将您对动物的仁爱之心用到百姓身上,减少战争,减轻百姓负担,使他们安居乐业,并且用仁义礼智去教育他们,使社会上父子、长幼、朋友之间相亲相爱,秩序稳定,生产发展,国家自然会富强起来.”

可是,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呀!齐宣王像魏惠王一样,要的是立刻富国强兵,称霸诸侯.因此,他只得对孟轲说:“先生说的道理我很佩服.但我很愚昧,恐怕一时学不了.”

孟轲见自己的主张到处碰壁,无法实施,就和弟子万章一起退隐起来教学和写书.以后传下来的《孟子》一书,就是这样产生的.公元前289年,孟轲去世。

关于仁的故事和20字格言仁的故事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83666585@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热门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