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教师节的人?浅谈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 2023-05-02 12:31:07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提出教师节的人,以及浅谈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是性格外向的人适合当老师,还是性格内向的人适合当老师
我觉得其实都可以的。外向的人善于表达,交际能力强等等这些方面都会影响自己的学生,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但好像人们一直对内向的人有一种偏见,觉得他们不善交流,不善表达。其实内向的人也是有优势的:内向的人内心世界非常的丰富。因为他们可以不为各种交流交际花费精力,这样就可以用很大一部分时间精力用来做自己觉得有用的事:思考、观察、想象,以至于可能他们的思维方式很独特,只是因为不善于表达而不被别人知道,但是一旦有人真正走近他们的世界则会发现他们的世界非常精彩有趣。而内向的人去当老师的话,在学生面前,不善表达的问题就不会那么明显了,相反他们可以在学生面前展现他们的世界,从而影响学生,这样的影响是独特的。
浅谈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本人从教已十五载,从刚参加工作时的毛头小伙,到如今的不惑之年。对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问题,我感慨颇多,现结合自己工作经历,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经济杠杆起着重要作用。记得一位老教师说过,要想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很简单,一个字“钱”。当时我很不屑一顾,认为太庸俗,与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不相吻合。事实证明了他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我第一年分到后刘中学时,当时整个学校成绩位居全镇之末,教师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伊校长学期初宣布,考全镇第一的教师,每人奖励600元,进步三个名次以上者再奖励200元。结果期末考试大部分教师教的学科都是全镇前三,我教的四个班的政治成绩从倒数前四考了正数前四,发了800元。要知道当时我的月工资是200元,并且还是几个月才发一次工资。再到下一学期不发奖金了,成绩又回到了以前。“钱”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当然现在形势不允许发奖金福利之类的东西,有时即使一点点物质奖励,教师也可能不看在眼里,更重要的是对教师的精神奖励,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师德,发扬奉献精神。
二、建立科学的奖惩激励机制。部分教师特别是毕业班教师,辛辛苦苦工作一年,主要目的就是让领导对他工作的认可,干了工作并且干得不错,评选优秀时如果再不考虑他们,那下一年他们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并且牢骚满腹,在办公室内还可能起到负面作用。如果学校领导评优树先总是考虑人情,不考虑实情,必然会挫伤教师积极性。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奖惩激励制度,才能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
三、学校校长、中层干部要带个好头。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校中层看校长,一般教师看中层。校长不严于律已,中层干部势必效仿;中层干部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一般教师就会指指点点。我有深刻体会,我在干中层时,每月的教学常规检查,中层领导的备课、作业几乎没有上交的,老师们就在背后议论纷纷:他们校委会的都不交了,我们也不交。先让他们的备课作业拿出来让我们看看。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先从自身做起,要求其他中层必须上交常规检查材料,有校长亲自检查。领导带好头了,教师工作也就有积极性了。
每人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本人所提观点仅供参考。让我们与时俱进,依法治校,再创荆家教育新辉煌!
老师如何更好的给学生传授知识
老师如果更好地给学生传授知识?答,对群体(班级)如何更好地传授知识,教育学上已阐述很多,理论联系实际就好。既于教育教学技巧,有特级教师的示范课,有教育专著汗牛充栋。认真学习并大胆实践即可。卑之无甚高论。对于具体的一个活生生的人,如何更好地传授知识呢?就四个字:因材施教!除了对每一位学生都要进行品德教育(是遇教于乐,遇教于文本,遇教于学科教学)人人都必须实行外,传授知识则因人而异!或深或浅,或难或易,或快或慢,或多或少。在选择内容的多寡、切重点,都必须因人而异。老师对个体学生应进行研究,量身打制学习方案。回答供参考。
星期六强迫老师上课是否违反劳动法和教师法
你这个问题问出来可就暴露了你的生活环境了,你生活的地方至少也是市级以上城市。
像我们这种县城上班的,周六日是什么都不知道,尤其高中,每月两天假,周六日课程表排的满满的,那有什么周六日之说。
至于加班费,呵呵,既然没有周六日的概念,那自然也就没有加班费的概念。你不要离开你生活的地方,否则你会哪儿也看不惯的。
河北的教育生态是被衡中打破的,没有衡中模式的时候,大家还是有周六日的,衡中模式出来以后,你不学它就要被淘汰掉,因为那种模式确实提高升学率提高的吓人,光清北每年就干一百多个,所以全河北都被迫学衡中,假期都没了。
现在全国除了大城市以外的小城市的高中也越来越多的开始学衡中了,而且越穷的地方越学,越穷越搞教育,你要想要周末,你就奔大城市,小地方甭想。
学区房这个概念是谁提出来的
这个不能说是何时提出来,应该说是怎么发展而来的。
1953年,政务院发布《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要求“今后首先着重办好城市小学、工矿区小学、乡村完全小学和中心小学”。同年,教育部提出《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些中学和师范的意见》,从而确定了全国重点中学194所,占当时全国中学总数的4.4%。
1962年12月,教育部发出《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批全日制中、小学校的通知》,重点学校又有进一步的发展。
1977年5月,中国教育政策提出:“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才集中在重点小学和大学。”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制定《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试行方案》,提出以后在重点中小学建设长期规划上,形成“小金字塔”结构,并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来源等方面向重点学校倾斜。
1980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鉴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自然环境、居住条件差异很大,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力求使学校布局和办学形式与群众生产、生活相适应,便于学生就近上学。”
1983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几点意见》中,重申了办好重点中学的必要性。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教育委员会做出在全国建立1000所示范高中的决定,可视为“重点校”政策的延续。至此,基础教育阶段“重点校”政策最终形成,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乃至县都先后形成了一大批重点小学、重点中学,这些学校分布集中于县及县以上的大中城市。
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次从法律意义上对“就近入学”政策进行了规定。第九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学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这标志着就近入学政策已纳入到法制轨道。
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五章第二十六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小学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可见,“就近入学”旨在规范政府实施义务教育的行为,对于儿童来说,“就近入学”是法律赋予他们的一项权利。
1993年,小学阶段基本实现了就近入学,但在初中入学问题上并没完全实行,因为小升初的入学考试仍然保留着。在此背景下,1993年,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建立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高中毕业会考和高考的升学与考试制度。
1994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的意见》,该意见指出:“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要积极推进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小学毕业考试权要逐步下放给学校。已经普及初中教育的地方,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入学。”至此,免试就近入学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似乎已成既定的公共政策。
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和小学必须坚持就近入学的原则,不准招收‘择校生’,严禁把捐资助学同录取学生挂钩”。该意见还指出,解决择校和乱收费的根本举措在于加快调整学校布局,重视薄弱学校建设,以此缩小学校间的差距,从而从根本意义上落实就近入学政策。此后,在教育部出台的各项政策文件的规定中,小学和初中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多次反复地提及和得到强调。
最近几年,有关小学和初中“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变得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刚性化和定量化。2014年1月14日,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民办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公办学校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入学依据。”
2014年1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又颁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强调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2014年应制订完善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方案。
实行就近入学政策的前提是,尽可能缩小区域内各个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如果区域内学校之间办学条件、资源配置差距较大,那么家长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择校就会在所难免。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人都想获得最好的教育资源,接受最优质的教育。其次,免试就近入学的实施,本身就有可能损害教育的公平性。就近入学政策背后的逻辑是“运气”逻辑,假如你出生在一个好的学区,那么你就能上好的学校,假如你出生在一个教育质量落后的学区,那么你就只能在这个学区接受教育。
于是乎,如果你的家庭能够运用金钱,就会通过购买学区房来解决你先天的不足。
OK,关于提出教师节的人和浅谈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83666585@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