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装备 > 元朝疆域特点及地方管理制度

元朝疆域特点及地方管理制度

  • 2023-05-19 11:26:31

元朝疆域特点及地方管理制度?

元朝疆域特点及地方管理制度

说到省,在中国的元朝也有省这一级,元朝的省具体来说就是行中书省,它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而中书省是中央的行政机关,为皇帝负责的。

元朝的省比现在我们的省相对来说管的范围更大,当时元代全国只有划分十个省,但元朝的疆域其实是比现要大的。大家都知道我国现在的陆地面积是万960万平方公里,但元朝当时的国土面积竟达到1300 多万平方公里,除了我国现有的国土外,还得包括今天俄罗斯在东北的海参崴、蒙古国、西伯利亚部分地区、中亚部分地区、南亚与巴基斯坦接壤的部分地区、朝鲜的东北部部分地区等等领土。元朝的国土如此之大,这也是元朝统治者忽必烈为什么要实行行省制的原因,行省制比较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制。

元朝的行省比我们现在的省权力更大,它除了有行政权,还有调动军队的权力,行省的内部设左右丞相相、御史、参知政事等官员,中央有的官名,地方似乎也都有,简直就是国中之国。《元史》中说“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即然元朝的行省权力如此之大,还有军权,那万一地方上要造反不是很容易么?这个元朝的忽必烈也想到了,他比我们更担心这个呢!

忽必烈为了防止地方行省威胁中央,或几个行省联合起来对付中央,出台了很多办法。他的这些办法可以让地方乖乖地服从中央的领导,让皇帝没有后顾之忧。

第一个办法就是加强中央的权力,皇帝下面设有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有宰相,中书省的宰相是直接听皇帝的。但这个中书省比地方的行中书省权力要大的多,它不但从法理上有权管理地方行中书省,而且它自己就有很大的地盘,比地方上的省要大的多,大致相当于五到六个地方省那么大,主要管辖地在元大都(今北京)的周边腹地,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内蒙古大部的区域都是由中央的中书省管理,而且这些地方在当时是比较富裕的地方,财税比较多,而地方上的行省大都在边远地方。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央管辖的一些地方,如往南就直接把边境划到黄河北岸边扼制黄河以南,往西则划到太行古道扼制关中,这样如果周边地区有叛乱,中央出兵就直接可响应。正所谓的:“都省(中书省)握世界之机,十省(十个首要行省)分世界之治。”

再者,各地方行省的财税有很大一部分是要上交中央,这样中央的实力就更大。

第二个办法就是在行省内部搞权力制衡,不让某一个人控制权力。

地方行省的行政权、财政权、司法权、军权是由不同的官员负责,这些官员之间在权力方面是相互制衡,他们的官职都是由中央直接任命,同时中央还在行省设置了负责监察的官员,类似中央的御史官职,监察官平时可以对行省长官提出意见,也可以向朝廷报告行省的内部情况,这样地方的一举一动都在中央的管控之下,想要造反或对抗中央就没那么容易。元人赵天麟所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

第三个办法就是在划分行省时在地舆上犬牙交错,地形交叉。

元朝之前的中国历朝历代在划分地方行政区域是大都是按照山水地形进行,如河南、河北就以黄河为界划分,山东、山西就是山脉划分,或以大湖划分,这样划的好处是按自然地形作为边界,比较容易区分,一地的风俗人情相近,文化相近。但不利的一方面就是容易形成割据势力,而且容易借助地利之便对抗中央队围剿,且这一地方的百姓因文化认同比较深,更容易形成独立主义思想。古代蜀地就经常会出现割据政权,就因为蜀中这地周边都是险道,而且这地方土地还肥沃,文化上又是巴蜀文化,是天然诸侯们天然的建国之地。

利对这些情况,元朝中央政府在划分地方区域时就打破以往以山水形便为界的思维,如你的边界刚好是秦岭,那我就偏不以秦岭为界,我把秦岭以南的地方以划归你,如果你的边界恰好是黄河,那我偏不划在黄河边上,我把黄河对岸的一大块地划给你。这样各地的管辖范围相互交错,各行省想要割据就很困难,如四川有人要割据,那陕西的秦岭以南的汉中就可以直插入四川,秦岭就不会成为四川的屏障。

现在我们国家仍沿用了元朝的地方行省疆界划分办法,如河南省在黄河以北地区,四川省与重庆市之前的相互交错,等等。元朝的各地方行省之间其实也有相互竟争的关系,中央政府也会有意在他们之间制衡,防止几个行省联合起来对付中央。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83666585@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热门阅读

最新文章